2012年4月24日星期二

第一 道相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大 篇 本篇是相应部最终之第五篇,称为大品(mahavagga)如文字乃持有最大之 分量,是十二相应而成的。本卷是摄其中之至第三相应。 其中第一道相应是八支圣道,第二觉支相应是七觉支,第三念处相应是有关 四念处之种种经的集成,是实践原理的重要资料。依照原本的算法,虽然于第 一相应摄百八十经,第二相应摄百七十五经,第三相应摄百三经。其中之任何, 谓广说之返复形式,含括罗列,实质而言,不能信取其尽此数。 V.1 大 篇 第一 道相应 第一 无明品 [一] 第一 无明1 一 如是我闻。一时世尊住舍卫城,祇树林给孤独园。 二 于此,世尊告诸比丘曰: “诸比丘!” “大德!” 彼诸比丘应诺世尊。世尊说曰: 三 “诸比丘!无明为前,因生不善法,而随生无惭无愧。诸比丘!随无明于无智者 第一 道相应 一一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一六 生邪见。有邪见则生邪思惟,有邪思惟则生邪语,有邪语则生邪业,有邪业则生邪 命,有邪命则生邪精进,有邪精进则生邪念,有邪念则生邪定。 2 四 诸比丘!以明为前,因生善法,随生惭愧。诸比丘!随明于有智者则生正见, 有正见则生正思惟,有正思惟则生正语,有正语则生正业,有正业则生正命,有正 命则生正精进,有正精进则生正念,有正念则生正定。” 注1 汉译阿含经二八、二(大正藏二、一九八b)。 [二] 第二 半1 一 如是我闻。一时,世尊住释迦国,名萨伽罗之释迦村。 二 时,具寿阿难诣世尊住处,诣已,敬礼世尊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 白世尊曰: “大德!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者,此是梵行之半。” 三 “阿难!勿作是言,阿难!勿作是言。阿难!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者,皆 是梵行。阿难!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之比丘,应期许于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 习八支圣道。 四 阿难!云何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2,多修八支圣 道耶? 阿难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3,以修习正见。依 远离[依离贪、依灭尽、回向于舍,]以修习正思惟。[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、 回向于舍,]以修习正语。[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、回向于舍,]以修习正业。 [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、回向于舍,]以修习正命。[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、 回向于舍,]修习正精进。[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、回向于舍,]修习正念。依 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、回向于舍,修习正定。阿难!如是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 随从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习八支圣道。 3 五 阿难!应依此理而得知: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者,此悉皆为梵行。阿难! 以我为善知识,故有生法之众生,解脱生;有老法之众生,解脱老;有死法之众生, 解脱死;有愁、悲、苦、忧、恼法之众生,解脱愁、悲、苦、忧、恼。阿难!应依 第一 道相应 一一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一八 此理而知,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者,此悉皆为梵行。” 注1 杂阿含经二七,一五(大正藏二、一九五b)、二八、二一(大正藏二二00c) Arvadanasataka I.P.239第三相应一八经中(汉译南传大藏经第十二卷一五三页。) 本经有引用。 2 “修习八支圣道。”ariyam atthangikam maggam bhaveti之四语,原本本缺失由暹 罗本补之。 3 “回向于舍。”(vossagga-parinamin)以从汉译之相当此文“向于舍。”原别的地方有释, 参见汉译南传大藏经第十二卷一七六注40 [三] 第三 舍利弗 一 舍卫城因绿。 二 时,具寿舍利弗来诣世尊住处,诣已,敬礼世尊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具寿 舍利弗白世尊曰: “大德!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者,此悉皆为梵行。” 三 “善哉!善哉!舍利弗!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者,此悉皆为梵行。舍利弗! 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之比丘1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 四 舍利弗!云何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 道耶? 舍利弗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以修习正见。依 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以修习正思惟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 向于舍,以修习正语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以修习正业。依远离、 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以修习正命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 以修习正精进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以修习正念。依远离、依灭 4 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以修习正定。舍利弗!如是,有善知识,善伴党、善随从 之比丘,以修习八支圣道,以多修八支圣道。 五 舍利弗!依此理而知:有善知识、善伴群、善随从者,此悉皆为梵行。舍利弗! 以我为善知识,故有生法之众生,以解脱生;有老法之众生,以解脱老;有死法之 第一 道相应 一一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二0 众生,以解脱死;有、愁、悲、苦、忧、恼法之众生,以解脱愁、悲、苦、忧、恼。 舍利弗!依此理而知: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者,此皆为梵行也。” 注1 “比丘”。原本bhikkhave是bhikkhuno之误。 [四] 第四 婆罗门1 一 舍卫城因缘。 二 时,具寿阿难,清晨时分著下衣,持衣钵,入舍卫城乞食。 三 具寿阿难见生闻婆罗门,乘白马车出舍卫城。系以白马,配以白庄严、白车、 白眷属、白绊、白刺棒、白伞盖、白帽、白衣、白履,挥白拂扇。众人见此曰:“嗟 夫!梵乘,是梵乘色。” 5 四 时,具寿阿难,往舍卫城乞食。食后由乞食归来,诣世尊住处。诣已,敬礼世 尊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,白世尊曰: “大德!我于此处,清晨时分,著下衣,持衣钵,入舍卫城乞食。大德!我见生 闻婆罗门乘偏白之马车,出舍卫城。系以白马、配以白庄严、白车、白眷属、白绊、 白刺棒、白伞盖、白帽、白衣、白履、挥白拂扇。众人见此言曰:“嗟夫!梵乘, 梵乘色。”大德!此法、律,能称为梵乘施设否?” 世尊说曰: “阿难!能。阿难!此八支圣道之增上语,亦称为:梵乘、法乘、无上之胜伏。 五 阿难!以修习多修习正见,为究尽调伏于贪,为究尽调伏于嗔,为究尽调伏于 痴。阿难!以修习多修习正思惟,为究尽调伏贪,为究尽调伏嗔,为究尽调伏痴。 阿难!以修习多修习正语,为究尽调伏贪,为究尽调伏嗔,为究尽调伏痴。阿难! 以修习多修习正业,为究尽调伏贪,为究尽调伏嗔,为究尽调伏痴。阿难!以修习 多修习正命,为究尽调伏贪,为究尽调伏嗔,为究尽调伏痴。阿难!以修习多修习 正精进,为究尽调伏贪,为究尽调伏嗔,为究尽调伏痴。阿难!以修习多修习正念, 为究尽调伏贪,为究尽调伏嗔,为究尽调伏痴。阿难!以修习多修习正定,为究尽 调伏贪,为究尽调伏嗔,为究尽调伏痴。阿难!以修习多修习正定,为究尽调伏贪 6 ,为究尽调伏嗔,为究尽调伏痴。 第一 道相应 一二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二二 阿难!应依此理而知,此八支圣道之增上语,亦称为:梵乘、法乘或无上之胜 伏。” 世尊作如是说,如是说之善逝师,更作如是说: 信慧诸法轭 常时为自辕 惭轴意为縻 护念为御者 戒资具为车 静虑以为眼 精进而为轴 舍三昧为辕 无欲为覆具 无嗔害舍离 如是为兵器 忍辱以为铠2 以趣于安稳 以此已具足 为无上梵乘 智士出世间 一向伏贪等 注1 汉译阿含经二八、二二(大正藏二、二00c)。 2 “铠。”原典dhammasannaha以vammasannaha订正之。 [五] 第五 何义1 一 舍卫城因缘。 二 时,众多比丘诣世尊住处。[诣已,礼敬世尊]坐于一面。 三 坐于一面之彼诣比丘,白世尊曰: “大德!此处异学之修行者,问我等曰:‘诸友等!为何2于沙门瞿昙处以修梵 行耶?’大德!如是之问,我等答彼异学之修行者曰:‘友等!为偏知于苦,于世 尊之处修梵行。’大德!以如是之问,我等如是答者,是说世尊之所说耶?或无以 7 非实诽谤世尊耶?以法随法说耶?无以堕同法论者、随法论者于呵责处耶?” 四 “诸比丘!对如是之问,汝等作如是之答者,乃说我所说,无以不实诽谤于我。 以法随法说,无堕同法论者随法论者于呵责处。诸比丘!为偏知于苦,乃于我处修 梵行。 诸比丘!若异学之修行者,对汝等作如是问:‘友等!又偏知此苦,是有道、 第一 道相应 一二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二四 有迹耶?’诸比丘!若如是问者,汝等对彼异学之修行者,应如是答:‘友等!偏 知此苦,是有道有迹。’ 五 诸比丘!偏知此苦,云何为有道?云何有迹耶?即八支圣道是,谓:正见、[正 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]、正定是。诸比丘!偏知此苦,有此道、 此迹。 六 诸比丘!若如是问者,汝等对彼异学之修行者,应如是作答。” 注1 汉译阿含经二八~三六(大正藏二、二0二c)参照。 2 “为何。”原本为kimatthi yam应读为kim atthiyam。 [六] 第六 一比丘(一) 一 舍卫城因缘。 二 时,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。诣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。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,白世尊曰: “大德!梵行,所谓梵行者,大德!何为梵行?何为梵行之究尽耶? “比丘!此八支圣道即梵行。谓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 8 正念]、正定是。比丘!贪欲之灭尽、嗔恚之灭尽、愚痴之灭尽,此即梵行之究尽。” [七] 第七 一比丘(二)1 一 舍卫城因缘。 二 时,有一比丘,来诣世尊住处。诣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。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,白世尊曰: “大德!言贪欲之调伏、嗔恚之调伏、愚痴之调伏者,大德!贪欲之调伏、嗔恚 之调伏、愚痴之调伏者,是何者之增上语耶?” “比丘!贪欲之调伏、嗔恚之调伏、愚痴之调伏者,乃涅槃界之增上语。以此说 诸漏之灭尽。” 四 如是谈已。彼比丘白世尊曰: “大德!言不死,不死者、大德!云何为不死耶?云何为达不死之道耶?” “比丘!贪欲之灭尽,嗔恚之灭尽,愚痴之灭尽者,此名之为不死。此即八支圣 第一 道相应 一二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二六 道,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” 注1 杂阿含经二八、六(大正藏二、一九九a)。 [八] 第八 分别1 一 舍卫城因缘。 二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分别说示八支圣道,谛听,当善思念之,我宣说。” 彼诸比丘应诺世尊曰: “唯唯!大德!” 世尊说曰: 三 “诸比丘!云何为八支圣道耶?谓:正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 正念、]正定是。 9 四 诸比丘!云何为正见耶?诸比丘!苦之智、苦集之智、苦灭之智、顺苦灭道之 智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见。 五 诸比丘!云何为正思惟耶?诸比丘!出离之思惟、无恚之思惟、无害之思惟是。 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思惟。 六 诸比丘!云何为正语耶?诸比丘!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。 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语。 七 诸比丘!云何为正业耶?诸比丘!离杀生、离不与取、离非梵行。诸比丘!此 名之为正业。 八 诸比丘!云何为正命耶?诸比丘!于此圣弟子,断邪命,于正命为活命。诸比 丘2!此名之为正命。 九 诸比丘!云何为正精进耶?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对未生之恶不善法,为不令 生而起志欲、精进、发勤,以持策心。为断已生之恶不善法,而起志欲、[精进、发 勤,策心以持]。为令未生之善法使令生起,而起志欲,[精进、发勤、以持策心]。 以往已生之善法,令不忘失,而倍修习、广修习,为使令圆满,以起志欲、精进、 发勤、持策心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精进。 一0 诸比丘!云何为正念耶?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于身以随观身,而热诚、正 第一 道相应 一二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二八 知、具念、以调伏世间3之贪忧而住;于受以随观受,而热诚、正知、具念、以调 10 伏世间之贪忧而住;于心以随观心,而热诚、正知、具念、以世间之贪忧而住;于 法以随观心、而热心、正知、其念、以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 念。 一一 4诸比丘!云何为正定耶?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离诸欲、离诸不善法,有 寻有伺、由离生喜与乐,具足初静虑而住。寻伺寂静故内净、为心一趣,由无寻无 伺之三摩地生喜与乐,具足第二静虑而住。离喜故,于舍而住,正念正知、以身集 正受,如诸圣者之所宣说,有舍有念之乐住,即具足第三静虑而住。断乐、断苦故, 及已灭忧与喜故,成不苦、不乐而舍念清净,具足第四静虑而住。诸比丘!此名之 为正定。” 注1 长部经典第二卷大念处经二0节以下,中部经典第三卷二0三页参照。 2 “诸比丘!”原本缺失。 3 “世间之”云云原本vineyyaloke读为vineyya loke以下亦然。 4 原本第十一节不分段。 [九] 第九 芒1 一 舍卫城因缘。 二 “诸比丘!譬如以稻之芒,或麦之芒向斜、以手足触踏,手足坏而出血者,无有 是处。何以故?诸比丘!以芒向斜故。 诸比丘!如是彼比丘,以见向邪道,修习向邪,以破坏无明而生明,从而现证 涅槃者,无有是处。何以故?诸比丘!以见向邪之故。 三 诸比丘!譬如稻芒,或有麦芒之向正,以手足触踏,手足坏而出血者,有是处。 11 何以故?诸比丘!芒向正故。 诸比丘!如是彼比丘,见向正道,修习向正,破坏无明以生明,而现证涅槃, 有是处。何以故!诸比丘!见向正故。 四 诸比丘!云何比丘,以见向正,道之修习向正,破坏无明以生明,现证涅槃耶?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修习正见。[依远 第一 道相应 一二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三0 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修习正思惟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 舍,修习正语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修习正业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 依灭尽,回向于舍,修习正命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修习正精进。 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修习正念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 于舍,修习正定。]诸比丘!如是之此比丘,以见向正,道之修习向正,破坏无明 以生明,现证涅槃。” 注1 增支部经典一、五、一~二参照汉译南传大藏经第十七卷第五向与隐覆等品第一节。原本 suka通改为Suka [一0] 第十 难提 一 舍卫城因缘。 二 时,修行者难提,来诣世尊住处。诣已,与世尊相俱交谈庆慰、欢喜、感铭之 语后,坐于一面。 三 坐于一面之修行者难提,白世尊曰: “瞿昙!修习、多习几何之法者,可以到涅槃、达涅槃、究竟于涅槃耶?” 四 “难提!修习、多习八法者,可以到涅槃、达涅槃、究竟于涅槃。以何为八耶? 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]正定是。难提!修习多习 此八法者,可以到涅槃、达涅槃、究竟于涅槃。” 五 如是说已,修行者难提白世尊曰: 12 “妙哉!瞿昙!妙哉!瞿昙![瞿昙譬如倒者之扶起,如覆者之露现,如教迷者 以道,暗中举灯火,使有眼者见色。如是尊瞿昙以种种方便显示于法。我于此当归 依尊瞿昙与法及比丘众。]尊瞿昙!请容受我自今起,至命终归依为优婆塞。” 第一无明品(终) 此品之摄颂曰: 无明以及半 舍利弗与婆罗门 何义与二比丘 第一 道相应 一三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三二 分别、芒、难提 第二 住品 [一一] 第一 住(一) 一 舍卫城因缘。 二 “诸比丘!我欲宴默半月,除持食者1之一人外,任何人勿至我处。” “唯唯!大德!” 彼诸比丘应诺世尊,除持食者一人之外,无任何人诣世尊住处。 三 时,世尊经半月由宴默起,告诸比丘曰: “诸比丘!我始现等觉时,依住于住分而住。 四 其时,我了知:以邪见为缘有所受,以正见为缘有所受,[以邪思惟为缘有所受, 以正思惟为缘有所受,以邪语为缘有所受,以正语为缘有所受,以邪业为缘有所受, 以正业为缘有所受,以邪命为缘有所受,以正命为缘有所受,以邪精进为缘有所受, 以正精进为缘有所受,以邪念为缘有所受,以正念为缘有所受,]以邪定为缘有所 受,以正定为缘有所受,以寻思为缘有所受,以想为缘有所受。 五 志欲未寂静,寻思未寂静,想未寂静,以彼为缘有所受。志欲已寂静,寻思未 13 寂静,想末寂静,以彼为缘有所受。志欲已寂静,寻思已寂静,想末寂静者,以彼 为缘有所受。志欲已寂静,寻思已寂静,想已寂静,以彼为缘有所受。 六 为得未得者,而有精进2。已逮得其处,则以彼为缘有所受。” 注1 “持食者。”niharaka之字义为除去者,原注云:“为我于信者之家运调理之食供养我。” 2 “精进。”原本ayamam以暹罗本vayamam订正之。 [一二] 第二 住(二) 一 舍卫城因缘。 二 诸比丘!我欲宴默三月,[除持食者之一人外、任何人勿至我处]。” “唯唯!大德!” 第一 道相应 一三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三四 彼诸比丘应诺世尊,[除持食者之一人外,任何人勿至世尊住处]。 三 时,世尊经三月由宴默起,告诸比丘曰: “诸比丘!我始现等觉之时,依住于住分而住。 四 我其时,了知:以邪见为缘有所受,以邪见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正见为缘有 所受,以正见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[以邪思惟为缘有所受,以邪思惟之寂静为缘有所 受,以正思惟为缘有所受,以正思惟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邪语为缘有所受,以邪 语之I静为缘有所受,以正语为缘有所受,以正语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邪业为缘 有所受,以邪业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正业为缘有所受,以正业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 以邪命为缘有所受,以邪命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正命为缘有所受,以正命之寂静 为缘有所受,以邪精进为缘有所受,以邪精进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正精进为缘有 所受,以正精进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邪念为缘有所受,以邪念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 以正念为缘有所受,以正念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]以邪定为缘有所受,以邪定之寂 静为缘有所受,以正定为缘有所受,以正定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志欲为缘有所受, 以志欲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寻思为缘有所受,以寻思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想为 缘有所受,以想之寂静为缘有所受。 五 志欲未寂静,寻思未寂静,想未寂静者,以彼为缘有所受。志欲已寂静,寻思 未寂静,想未寂静者,以彼为缘有所受。志欲已寂静,寻思已寂静,想未寂静者, 14 以彼为缘有所受。志欲已寂静,寻思已寂静,想已寂静者,以彼为缘有所受。 六 为未得者而得有精进,已逮得其处,以彼为缘有所受。” [一三] 第三 有学1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时,有一比丘,诣世尊居处。[诣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。]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,白世尊曰: “大德!有学,所言有学者,大德!云何为有学耶?” 四 比丘!于此处成就有学之正见、[成就有学之正思惟、成就有学之正语、成就有 学之正业、成就有学之正命、成就有学之正精进、成就有学之正念、]成就有学之 正定。比丘!如是者,则称之为有学。” 第一 道相应 一三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三六 注1 汉译杂阿含经二八、一四(大藏二、二00a)。 [一四] 第四 生起(一)1 一 舍卫城因缘。 二 “诸比丘!修习、多修八法者,则未生者亦生起,但除如来、应供、正等觉者之 不出现。 三 以何为八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 是。诸比丘!修习、多修此八法者,则未生者亦生起,但除如来、应供、正等觉者 之不出现。” 注1 参考第十六经 [一五] 第五 生起(二)1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“诸比丘!修习、多修八支者,则未生者亦生起,但除善逝之不调伏。 15 三 以何为八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 是。诸比丘!修习、多修此八法者,则未生者亦生起,但除善逝之不调伏。” 注1 参考第十七经 [一六] 第六 清净(一)1 一~二 舍卫城……乃至…… 三 “诸比丘!若能对八法清净、鲜白、无垢、离染者,则未生者亦生起,但除如来、 应供、正等觉者之不出现。 四 以何为八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 是。能对此八法,清净、鲜白、无垢、离染者,则未生者亦生起,但除如来、应供、 正等觉者之不出现。” 第一 道相应 一三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三八 注1 杂阿含经二八、一八(大正藏二、二00b)。 [一七] 第七 清净(二)1 一~二 舍卫城……乃至…… 三 “诸比丘!于此八法能清净[鲜白、无垢、离染者,则未生者亦生起],但除善 逝之不调伏。 四 以何为八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 是。诸比丘!于此八法,能清净[鲜白、无垢、离染者,则未生者亦生起],但除善 逝之不调伏。” 注1 杂阿含经二八、一九(大正藏二、二00b) [一八] 第八 鸡林精舍(一) 一 如是我闻。一时,具寿阿难与具寿跋陀罗住巴达弗色鸡林精舍。 二 时,具寿跋陀罗日晚时分,由宴默起,到具寿阿难住处。至已,与具寿阿难相 俱交谈庆慰、欢喜、感铭之语后,坐于一面。 三 坐于一面之具寿跋陀罗,向具寿阿难言曰: “友阿难!所言非梵行、非梵行者,友!云何为非梵行耶?” 16 “善哉,善哉!友跋陀罗!友跋陀罗!汝之善诱导、善辩才、善所问。 四 友跋陀罗!汝如是问:‘友阿难!所言非梵行、非梵行者,友!云何为非梵行 耶?’” “友!如是。” 五 “友!八支邪道为非梵行,谓: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 邪念、]邪定是。” [一九] 第九 鸡林精舍(二) 一~二 巴连弗色因缘。 三 “友阿难!所言梵行,梵行者,友!云何为梵行?云何为梵行之究竟耶?” “善哉,善哉!友跋陀罗!友跋陀罗!汝善诱导,善辩才,善所问。 第一 道相应 一三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四0 四 友跋陀罗!汝如是问:‘友阿难!所言梵行,梵行者,友!云何为梵行?云何 为梵行之究竟耶?’” “友!如是。” 五 “友!八支圣道为梵行。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 念]、正定是。友!贪欲之灭尽、嗔恚之灭尽、愚痴之灭尽为梵行之究竟。” [二0] 第十 鸡林精舍(三) 一~二 巴连弗色因缘 三 “友阿难1!所言梵行、梵行者,云何为梵行?云何为梵行者?云何为梵行之究 竟耶?” 17 “善哉,善哉!友跋陀罗。友跋陀罗!汝之善诱导、善辩才、善所问。 四 友跋陀罗!汝如是问:‘友阿难!所言梵行、梵行者,友!云何为梵行?云何 为梵行者?云何为梵行之究竟耶?’” “友!如是。” 五 “友!八支圣道为梵行。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 念、]正定是。友!成就此八支圣道者,名之为梵行者。友!贪欲之灭尽、嗔恚之 灭尽、愚痴之灭尽,为梵行之究竟。” 此三经之因缘为一。 第二住品(终) 此品之摄颂曰: 二住与有学 又二之生起 及二之清净 三鸡林精舍 注1 原本Ananda一语缺失。 第一 道相应 一四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四二 第三 邪性品 [二一] 第一 邪性1 一~二 舍卫城因缘 三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邪性与正性,且谛听之。 18 四 诸比丘!云何为邪性耶?谓: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邪 念、]邪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邪性。 五 诸比丘!云何为正性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 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性。” 注1 杂阿含经二八、三八(大正藏二、二0三a) [二二] 第二 不善法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不善法与善法,且谛听。 四 诸比丘!云何为不善法耶?谓: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 邪念、]邪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不善法。 五 [诸比丘!]云何为善法耶?[谓:]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 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。[诸比丘!]此[名之]为善法。” [二三] 第三 道(一)1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邪道与正道,且谛听。 四 诸比丘!云何为邪道耶?谓: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邪 念、]邪定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邪道。 五 诸比丘!云何为正道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 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道。 注1 佛说八正道经(大正藏二、五0四c)。 第一 道相应 一四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四四 [二四] 第四 道(二)1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“诸比丘!我不赞叹在家、出家之邪道。 19 四 诸比丘!在家、出家而邪行者,以邪行故,则不乐正理之善法。诸比丘!云何 为邪道耶?谓: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邪念、]邪定是。诸 比丘!此名之为邪道。诸比丘!我不赞叹在家、出家之邪道。 五 诸比丘!在家、出家而邪行者,以邪行故,则不乐正理之善法。 六 诸比丘!我赞叹在家、出家之正道。 七 诸比丘!在家、出家而正行者,以正行故,则乐正理之善法。诸比丘!云何为 正道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 丘!此名之为正道。诸比丘、我赞叹在家出家之正道。 八 诸比丘!在家、出家而正行者,以正行故,则乐正理之善法。 注1 杂阿含经二八、四(大正藏二、一九八c)。 [二五] 第五 不善士(一)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不善士与善士,且谛听。 四 诸比丘!云何为不善士耶?诸比丘!于此有一类者,其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 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邪念、]邪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不善士。 20 五 诸比丘!云何为善士耶?诸比丘!此处有一类者,其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 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善士。” [二六] 第六 不善士(二)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比不善士与不善士更劣之不善士。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比 善士与善士更胜之善士,且谛听。 四 诸比丘!云何为不善士耶?诸比丘!此处一类者,具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邪 第一 道相应 一四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四六 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邪念、]邪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不善士。 五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不善士更劣之不善士耶?诸比丘!此处一类者,具邪见、[邪 思惟、邪语、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邪念、]邪定、邪智、邪解脱。诸比丘!此名 之为比不善士更劣之不善士。” 六 诸比丘!云何为善士耶?诸比丘!此处一类者,具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 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善士。 七 诸比丘!云何为比善士更胜之善士耶?诸比丘!此处一类者,具正见、[正思 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、正智、正解脱。诸比丘!此名之 为比善士更胜之善士。 [二七] 第七 瓶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“诸比丘!譬如瓶,若无依持者,则易转倒;若有依持者,则难转倒。诸比丘! 如是,心若无依持则易转倒,若有依持则难转倒。 21 四 诸比丘!何为心之依持耶?此八支圣道是,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 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者。此为心之依持。 五 诸比丘!譬如瓶,若无依持者,则易转倒;若有依持者,则难转倒。诸比丘! 如是,心若无依持者,则易转倒;若有依持者,则难转倒。” [二八] 第八 定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有所依、有资粮之圣正定,且谛听。 四 诸比丘!云何为有所依、有资粮之圣正定耶?谓:正见、正思惟、[正]语、[正] 业、[正]命、[正]精进、[正]念是。 五 诸比丘!与此七支俱之心一境性为资粮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圣正定之所依,亦 为资粮。” [二九] 第九 受1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“诸比丘!有三种受。以何为三耶?乐受、苦受、不苦不乐受是。诸比丘!此为 三种受。 第一 道相应 一四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四八 四 诸比丘!偏知此三种受,应修习八支圣道。何为八支圣道耶?谓:正见、[正思 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二偏知此三受2,应修 22 习此八支圣道。” 注1 杂阿含经二八、一二(大正藏二、一九九c)。 2 “三”。原本tissannam一语缺失。 [三0] 第十 郁低迦1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时,具寿郁低迦,来诣世尊住处。[诣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。] 四 坐于一方之具寿郁低迦,白世尊曰: “大德!我于此处静居宴默,心生是念:‘请世尊说示五妙欲。’世尊请说何者 为五妙欲耶?” 五 “善哉,善哉!郁低迦,郁低迦!我说五妙欲。以何为五耶?眼所识之色,为可 乐、可爱、可意、爱色、引欲、可染;耳所识之声[为可乐、可爱、可意、爱色、 引欲、可染];鼻所识之香[为可乐、可爱、可意、爱色、引欲、可染];舌所识之 味[为可乐、可爱、可意、爱色、引欲、可染];身所识之触为可乐、可爱、可意、 爱色、引欲、可染。郁低迦!我以此说五妙欲。 六 郁低迦!为断此五妙欲,应修习八支圣道。何为八支圣道耶?谓:正见、[正思 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郁低迦!为断此五妙欲,应修 习此八支圣道。” 注1 杂阿含二八、五(大正藏二、一九八c)。 第三邪性品(终) 此品之摄颂曰 邪性与不善 二道一善士 第一 道相应 一四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五0 依持瓶与定 受及郁低迦 23 第四 行品 [三一] 第一 行 一~二 舍卫城因缘。 三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邪行与正行,且谛听。 诸比丘!云何为邪行耶?谓: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邪 念、]邪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邪行。 四 诸比丘!云何为正行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 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行。” [三二] 第二 行者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邪行者与正行者,且谛听。 诸比丘!云何为邪行者耶?诸比丘!此处有一类者,具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 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邪念、]有邪定是。诸比丘1!此名之为邪行者。 四 诸比丘!云何为正行者耶?诸比丘!此处有一类者,具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 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有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行者。” 注1 原本bhikkhave一语缺失。 [三三] 第三 失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“诸比丘!若有失八支圣道者,则为失正顺苦灭之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若发起八 支圣道者,则为发起正顺苦灭之八支圣道。 24 四 诸比丘!云何为八支圣道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 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若失此八支圣道者,则为失正顺苦灭之八支圣道。诸比 第一 道相应 一五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五二 丘!若发起此八支圣道者,则为发起正顺苦灭之八支圣道。” [三四] 第四 到彼岸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“诸比丘!修习、多修八法者,则可资于由此岸到彼岸。何者为八耶?谓:正见、 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修习、多修此 八法者,则可资于由此岸到彼岸。” 四 世尊如是说已,如是说之善逝师,更说曰: (一)1于人中到彼岸者少 余之众生唯奔走于岸边。 (二)于正说之法,行如法者 到达彼岸,超越甚难超越死之境界。 (三)贤者弃黑法,应修白2法。 离在家到出家,难得乐而向远离处。 (四)希求喜悦、断诸欲、无所有, 贤者去心垢而净己。 (五)于菩提分正心善修 以欣无取弃执著, 有光辉之漏尽者,于现世般涅槃。 注1 以下五偈乃法句经八五~八九(汉译南大藏经第二三卷。) 2 “白”原本kanham是sukkam之误。 25 [三五] 第五 沙门法(一)1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沙门法与沙门果,且谛听。 四 诸比丘!云何为沙门法耶?即八支圣道是。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 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 诸比丘!此名之为沙门法。 第一 道相应 一五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五四 五 诸比丘!云何为沙门果耶?即:预流果、一来果、不还果、阿罗汉果是。诸比 丘!此名之为沙门果。” 注1 杂阿含经二八、四九(大正藏二、二0五b、c)。 [三六] 第六 沙门法(二)1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沙门法与沙门义,且谛听。 四 诸比丘!云何为沙门法耶?即八支圣道是。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 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沙门法。 五 诸比丘!云何为沙门义耶?诸比丘!贪欲之灭尽,嗔恚之灭尽,愚痴之灭尽。 诸比丘!此名之为沙门义。” 注1 杂阿含经二八、四七~四八(大正藏二、三0五b、c)。 [三七] 第七 婆罗门法(一)1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婆罗门法与婆罗门果,且谛听。 四 诸比丘!云何为婆罗门法耶?即八支圣道是。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 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婆罗门法。 26 五 诸比丘!云何为婆罗门果耶?即:预流果、一来果、不还果、阿罗汉果是。诸 比丘!此名之为婆罗门果。” 注1 杂阿含经二九、四(大正藏二、二0五c)。 [三八] 第八 婆罗门法(二)1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婆罗门法与婆罗门义,且谛听。 第一 道相应 一五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五六 四 诸比丘!云何为婆罗门法耶?即八支圣道是。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 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婆罗门法。 五 诸比丘!云何为婆罗门义耶?诸比丘!贪欲之灭尽、嗔恚之灭尽、愚痴之灭尽。 诸比丘!此名之为婆罗门义。” 注1 参照前经 [三九] 第九 梵行(一)1 一~二 舍卫城…… 三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梵行与梵行果,且谛听。 四 诸比丘!云何为梵行耶?即八支圣道是。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 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梵行。 五 诸比丘!云何为梵行果耶?诸比丘!即:预流果、一来果、不还果、阿罗汉果 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梵行果。” 注1 参照前经 [四0] 第十 梵行(二)1 一~三 舍卫城…… 三 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梵行与梵行义,且谛听。 四 诸比丘!云何为梵行耶?即八支圣道是。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 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梵行。 27 五 诸比丘!云何为梵行义耶?诸比丘!贪欲之灭尽、嗔恚之灭尽、愚痴之灭尽。 诸比丘!此名之为梵行义。” 第四行品(终) 注1 参照前经 第一 道相应 一五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五八 皆舍卫城因缘也。 此品之摄颂曰: 行以至行者 失与到彼岸 二之沙门法 二婆罗门法 说二之梵付 以之说此品 异学广说1 [四一] 第一 远离2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时,有众多比丘诣世尊住处。诣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彼诸比 丘,白世尊曰……乃至…… 三 “诸比丘!若异学之修行者,如是问汝等:‘诸友等!为何于沙门瞿昙处修梵行 耶?’诸比丘!若如是问者,汝等应如是答彼异学修行者:‘诸友等!为远离贪欲, 唯于世尊处修梵行。’ 四 诸比丘!若异学修行者,再如是问汝等:‘诸友等!又,远离贪欲,有道3有 迹耶?’诸比丘!若如是问者,汝等应如是答彼异学修行者:‘诸友等!远离贪欲, 有道、有迹。’ 28 五 诸比丘!远离贪欲,有云何之道,云何之迹耶?即八支圣道。是谓:正见、[正 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远离贪欲有此道、 此迹。 诸比丘!若如是问者,汝等应如是答彼异学修行者。” 注1 暹罗本为第五品。以做以下各品。 2 参照上之第五经 3 原本maggo一语缺失。 第一 道相应 一五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六0 [四二] 第二 结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“诸比丘!若异学修行者,作如是问汝等:‘诸友等!为何于沙门瞿昙处修梵行 耶?’诸比丘!若如是问者,汝等应如是答彼异学修行者:‘诸友等!为断诸结, 唯于世尊处修梵行。’……乃至…… [四三] 第三 随眠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……乃至……‘诸友等!为永断随眠,乃于世尊处修梵行。’……乃至…… [四四] 第四 行路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……乃至……‘诸友等!为偏知行路1,唯于世尊处修梵行。”……乃至…… 注1 “偏知行路”者,轮回为“行路”,若得涅槃者,名“偏名。”故名涅乐为“行路偏知。”(原注)。 [四五] 第五 漏尽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……乃至……‘诸友等!为灭尽诸漏,乃于世尊之处修梵行。’……乃至 [四六] 第六 明解脱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……乃至……‘诸友等!为现证明解脱果,乃于世尊之处修梵行。’……乃至 …… [四七] 第十 智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……乃至……‘诸友等!为智见,乃于世尊之处修梵行。’……乃至…… 29 [四八] 第八 无取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“诸比丘!若异学之修行者,作如是问汝等:‘诸友等!为何于沙门瞿昙处修梵 第一 道相应 一六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六二 行耶?’诸比丘!若如是问者,汝等对彼异学修行者,应作如是答:‘诸友等!为 无取般涅槃,于世尊处修梵行。’ 三 “诸比丘!若异学之修行者,如是问汝等:‘诸友等!又,为无取般涅槃有道, 有迹耶?’诸比丘!若如是问,汝等对彼异学之修行者,应作如是答:‘友等!为 无取般涅槃有道、有迹。’ 四 诸比丘!为无取般涅槃,有云何之道?云何之迹耶?即八支圣道是。谓:正见、 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为无取般涅槃, 有此道、此迹。 诸比丘!若如是问,汝等对彼异学之修行者,应如是作答。” 异学广说(终) 此(广说)之摄颂曰: 远离法随眠 行路与漏尽 明解脱及智 第八是无取 日轮广说 皆是舍卫城因缘 一 远离依止 [四九] 第一 善友(一) ※ 二 “诸比丘!太阳上升时,先驱之前相,即是明相出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起八支 30 圣道时,先驱之前相是善友。 三 诸比丘!有善友,于比丘乃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 诸比丘!有善友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依远离、 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思惟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 正语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业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 回向于舍修习正命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精进。依远离、依 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念。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 第一 道相应 一六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六四 定。诸比丘!如是有善友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 [五0 ] 第二 戒(一) ※ 二 “诸比丘!太阳上升时,先驱之前相,即明相出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起八支圣 道时,先驱之前相是戒具足。 三 “诸比丘!于戒具足之比丘……乃至…… [五一] 第三 志欲(一) ※ 二 ……乃至……先驱之前相,是志欲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五二] 第四 我(一) ※ 二 ……乃至……[先驱之前相,是]我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五三] 第五 见(一) ※ 二 ……乃至……[先驱之前相,是]见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五四] 第六 不放逸(一) ※ 二 ……乃至……[先驱之前相,是]不放逸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31 [五五] 第七 如理(一) ※ 二 “诸比丘!太阳上升时,先驱之前相,即明相出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起八支圣 道时,先驱之前相,是如理作意具足。 三 “诸比丘!于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 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依远离、 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思惟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 正语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业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 回向于舍修习正命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精进。依远离、依 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念。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 定。诸比丘!如是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、多修八支圣道。” 二 贪欲调伏 [五六]第八 善友(二) ※ 二 “诸比丘!太阳上升时,[先驱之前相,即明相出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起八支 圣道时,先驱之前相]是善友。 第一 道相应 一六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六六 三 “诸比丘!于有善友之比丘,[当期望]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 [有善友之比丘,]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 调伏,以修习正见。[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 以修习正思惟。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 习正语。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业。 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命。为究尽 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精进。为究尽贪欲 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念。]为究尽贪欲之调 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有善友之 比丘,以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 [五七] 第九 戒(二) ※ 二 诸比丘!太阳上升时,[先驱之前相,即明柑出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起八支圣 道时,先驱之前相]是戒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32 [五八] 第十 志欲(二) ※ 二 ……乃至……[先驱之前相]是志欲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五九] 第十一 我(二) ※ 二 ……乃至……[先驱之前相]是我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六0] 第十二 见(二) ※ 二 ……乃至……[先驱之前相]是见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六一] 第十三 不放逸(二) ※ 二 ……乃至……[先驱之前相]是不放逸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六二] 第十四 如理(二) ※ 二 “……乃至……[先驱之前相]是如理作意具足。 三 “诸比丘!于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期望修习[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]诸 比丘!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 调伏,以修习正见。[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 第一 道相应 一六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六八 以修习正思惟。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 习正语。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业。 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命。为究尽 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精进。为究尽贪欲 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念。]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 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如理作意具足 之比丘,以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 太阳广说(终) 此广说之摄颂曰: 善友以及戒 志欲我具足 见与不放逸 第七是如理 一 法广说(一) 舍卫城因缘 一 远离依止 [六三]第一 善友(一) ※ 二 “诸比丘!有一法于起八支圣道者,多利益。何者为一法耶?谓:有善友是。 33 三 “诸比丘!于有善友之比丘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有善 友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有善友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 道。” [六四] 第二 戒(一) ※ 二 诸比丘!有一法,起八支圣道者,是多利益。何者为一法耶?谓:戒具足是 乃至…… 第一 道相应 一六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七0 [六五] 第三 志欲(一) ※ 二 ……谓志欲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六六] 第四 我(一) ※ 二 ……谓我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六七] 第五 见(一) ※ 二 ……谓见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六八] 第六 不放逸(一) ※ 二 ……谓不放逸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六九] 第七 如理 ※ 二 “……谓如理作意具足。 三 “诸比丘!于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 34 丘!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1?多修八支圣道耶?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?如是,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以修习八支圣道, 多修八支圣道。” 注1 原本ariyam atthangikam maggam bhaveti缺失。 二 贪欲之调伏 [七0] 第八 善友(二) 一 舍卫城…… 二 “诸比丘!有一法于起八支圣道者,是多利益。何者为一法耶?谓有善友是。 三 “诸比丘!于有善友之比丘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有善友 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耶?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 调伏以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 ……]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以修习正定。诸 第一 道相应 一七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七二 比丘!如是,有善友之比丘,以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 [七一] 第九 戒(二) ※ 二 ……谓戒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七二] 第十 志欲(二) ※ 二 ……谓志欲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七三] 第十一 我(二) ※ 二 ……谓我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七四] 第十二 见(二) ※ 二 ……谓见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35 [七五] 第十三 不放逸(二) ※ 二 ……谓不放逸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七六] 第十四 如理(二) ※ 二 “……谓如理作意具足。 三 诸比丘!于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 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耶?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 调伏,以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 ……]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定。 诸比丘!如是,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 一法广说(终) 此广说之摄颂曰 善友以及戒 志欲我具足 见与不放逸 第七是如理 一 法广说(二) 舍卫城因缘 第一 道相应 一七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七四 一 远离依止 [七七] 第一 善友(一) ※ 二 “诸比丘!我不见其他有一法,令未生之八支圣道生起;已生之八支圣道,使修 习圆满。诸比丘!此即有善友是。 三 “诸比丘!于有善友之比丘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有善 友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 36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,有善友之比丘,以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 支圣道。” [七八] 第二 戒(一) ※ 二 诸比丘!我不见其他有一法……乃至……。诸比丘!此即戒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七九] 第三 志欲(一) ※ 二 ……诸比丘!此即志欲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八0 ] 第四 我(一) ※ 二 ……诸比丘!此即我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八一] 第五 见(一) ※ 二 ……诸比丘!此即见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八二] 第六 不放逸(一) ※ 二 诸比丘!此即不放逸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八三] 第七 如理(一) ※ 二 ……诸比丘!此即如理作意具足。 三 “诸比丘!于如意作意具足之比丘,应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 丘!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 尽,回向于舍以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,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 多修八支圣道。 第一 道相应 一七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七六 37 二 贪欲之调伏 [八四] 第一 善友(二) ※ 二 “诸比丘!我不见其他有一法,于未生之八支圣道令生起;已生之八支圣道,令 修习圆满。诸比丘!此即有善友是。 三 “诸比丘!于有善友之比丘,应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有 善友之比丘!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 调伏,以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 ……]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定。 诸比丘!如是,有善友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 [八五] 第二 戒(二) ※ 二 诸比丘!我见另有一法……乃至……。诸比丘!此即戒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八六] 第三 志欲(二) ※ 二 ……诸比丘!此即志欲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八七] 第四 我(二) ※ 二 ……诸比丘!此即我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八八] 第五 见(二) ※ 二 ……诸比丘!此即见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八九] 第六 不放逸(三) ※ 二 ……诸比丘!此即不放逸具足……乃至…… [九0] 第七 如理(二) ※ 二 “……诸比丘!此即如理作意具足。 三 诸比丘!如理于作意具足之比丘,应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[诸比 丘!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]多修八支圣道耶? 38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 调伏,以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 ……]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定。 诸比丘!如是,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以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 第一 道相应 一七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七八 一法广说(二)(终) 此广说之摄颂曰: 善友以及戒 志欲我具足 见与不放逸 第七是如理 恒河广说 舍卫城因缘 一 远离依止 [九一] 第一 东(一) ※ 二 “诸比丘!譬如恒河趣向于东、倾向于东、临入于东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修习 八支圣道1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趣向于涅槃,倾向于涅槃,临入于涅槃。 诸比丘!比丘云何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趣向于涅槃,倾向于涅槃, 临入于涅槃耶? 三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趣向 涅槃、倾向涅槃、临入涅槃。” 注1 原本ariyam atthahgikam maggam bhavento缺失 [九二] 第二 东(二) ※ 二 诸比丘!譬如夜摩那河,趣向东、倾向东、临于入东。诸比丘!如是……乃至 …… 39 [九三] 第三 东(三) ※ 二 诸比丘!譬如阿夷罗跋提河,趣向东、倾向东、临入于东。诸比丘!如是 乃至…… 第一 道相应 一七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八0 [九四] 第四 东(四) ※ 二 诸比丘!譬如舍劳浮河,趣向东、倾向东、临入于东。诸比丘!如是……乃至 …… [九五] 第五 东(五) ※ 二 诸比丘!譬如摩企河,趣向东、倾向东、临入于东。诸比丘!如是……乃至…… [九六] 第六 东(六) ※ 二 诸比丘!譬如诸大河,谓:恒河、夜摩那河、阿夷罗跋提河、舍劳浮河、摩企 河是,此等皆趣向东、倾向东、临入东。诸比丘!如是,比丘……乃至……临入涅 槃。 [九七] 第七 海(一) ※ 二 诸比丘!譬如恒河趣向于海、倾向于海、临于入海。诸比丘!如是,比丘修习 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趣向涅槃、倾向涅槃、临入涅乐……乃至…… [九八] 第八 海(二) ※ 二 诸比丘!譬如夜摩那河……乃至…… [九九] 第九 海(三) ※ 二 诸比丘!譬如阿夷罗跋提河……乃至…… 40 [一00 ] 第十 海(四) ※ 二 诸比丘!譬如舍劳浮河……乃至…… [一0一] 第十一 海(五) ※ 二 诸比丘!譬如摩企河……乃至…… [一0二] 第十二 海(六) ※ 二 “诸比丘!譬如诸大河,谓:恒河、夜摩那河、阿夷罗跋提河、舍劳浮河、摩企 河是,此等皆趣向海、倾向海、临入海。诸比丘!如是,比丘……乃至……临入于 涅槃耶? 三 “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……乃至……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趣向涅槃、倾向涅槃、 临入涅槃。” 恒河广说(终) 此广说之摄颂曰: 第一 道相应 一八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八二 趣向东之六 趣向海之六 二六之十二 以之说广说 恒河广说,东趣向、东道 十二远离依止第一 二 贪欲调伏 [一0三~一0八] 第一~六 东(一~六) (准于九一~九六)。 [一0九~一一四] 第七~十二 海(一~六) (准于九七~一0二) ※ 三 “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 调伏、以修习正见……乃至… 趣向海之十二贪欲调伏第二 41 三 不死究竟 [一一五~一二0] 第一~六 东(一~六) (准于九一~九六) [一二一~一二六] 第七~十二 海(一~六) (准于九七~一0二) ※ 三 “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究竟于不死、趣向不死、究尽于不死,以修习正见 乃至…… 究竟不死之十二第三 四 趣向涅槃 [一二七~一三二] 第一~六 东(一~六) (准于九一~九六) [一三三~一三八] 第七~十二 海(一~六) 第一 道相应 一八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八四 ※ 三 “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趣向涅槃、倾向涅槃、临入涅槃,以修习正见……乃至 ……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、多修[八支圣道者],则趣向涅槃、倾向 涅槃、临入涅槃。 恒河广说(终) 此广说之摄颂曰: 趣向东之六 趣向海之六 二六之十二 以之说此品 趣涅槃十二 第四是六处 第五 不放逸品 [一三九] 第一 如来 一 远离[依止] 一 舍卫城因缘 42 二 “诸比丘!说诸有情之无足、二是、多足、有色、无色、有想、无想,以如来、 应供、正等觉者为其最上。诸比丘!如是,诸善法皆以不放逸为根本,等趣于不放 逸,即说不放逸为其诸法之最上。 三 诸比丘!于不放逸之比丘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不放 逸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,依灭尽,修习回向于舍正见。[……正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 五 诸比丘!如是不放逸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 第一 道相应 一八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八六 更应广说三经。 二 贪欲之调伏 ※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尽贪欲之调伏,为究尽嗔恚之调伏,为究尽愚痴之 调伏,以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 ……]为究尽贪欲之调伏,为究尽滇宪之调伏,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定…… 乃至…… 43 三 不死(究竟) ※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竟不死,趣向不死,究尽不死以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为究竟不死,趣向不死, 究尽不死以修习正定……乃至…… 四 涅槃(趣向) ※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趣向涅槃,倾向涅槃,临入涅槃以修习正见。[…正思 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为趣向涅槃、倾向涅槃、 临入涅槃,以修习正定……乃至…… [一四0] 第二 足迹(一~四) 一 舍卫城…… 二 “诸比丘!譬如诸步行有情之足迹,皆入于象之足迹,因而说象之足迹为最上、 最大。诸比丘!如是诸善法,皆以不放逸为根本,等趣于不放逸,即说不放逸为诸 法之最上。 三 诸比丘!于不放逸之比丘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……乃至……” [一四一] 第三 屋顶(一~四) 一 舍卫城…… 二 诸比丘!譬如重阁之诸重檐,同于屋顶,趣于屋顶,集于屋顶,以说屋顶为其 最上。诸比丘,如是……乃至…… 广说应如上之经 44 [一四二] 第四 根[香](一~四) ※ 二 诸比丘!譬如诸根香中,以说随时檀为其最上。诸比丘!如是……乃至…… [一四三] 第五 核(香)(一~四) 第一 道相应 一八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八八 ※ 三 诸比丘!譬如诸核香中,以说赤檀为其最上。诸比丘!如是……乃至…… [一四四] 第六 夏生花(一~四) ※ 三 诸比丘,譬如诸华香中,以说夏生花为其最上。诸比丘!如是……乃至…… [一四五] 第七 王(一~四) ※ 三 诸比丘!譬如诸小王,皆随属于转轮王,以说转轮王为其最上。诸比丘!如是 ……乃至…… [一四六] 第八 月(一~四) ※ 三 诸比丘,譬如诸星之光明,皆不及月光之十六分之一,而以月光说为其最上。 诸比丘!如是……乃至…… [一四七] 第九 日(一~四) ※ 二 诸比丘!譬如秋时,天空豁然无云,日升于苍天,以除一切虚空之闇冥,辉热 偏照。诸比丘!如是……乃至…… 45 [一四八] 第十 衣(一~四) ※ 二 “诸比丘!譬如诸丝织之衣中,以说迦尸衣为其最上。诸比丘!如是诸善法,皆 以不放逸为根本,等趣于不放逸,以说不放逸为诸法之最上。 三 诸比丘!于不放逸之比丘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道。诸比丘!不放逸 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 四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,依灭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 五 诸比丘,如是不放逸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 第五不放逸品(终) 此品之摄颂曰: 如来与足迹 屋顶与根核 夏生花王月 日衣等十句 如来[之章]应广说 第一 道相应 一八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九0 46 第六 力所作品 一 舍卫城因缘 [一四九] 第一 力 ※ 二 “诸比丘!譬如以诸力作所作之事业,皆是依于地、立于地,以如是力作所作之 事业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依于戒、立于戒、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 丘!比丘云何依于戒、立于戒以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 三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,依灭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依于戒、起于戒以修习八支圣道, 多修八支圣道。 如前之广说恒河之说,应如经圆满而说。 [一五0] 第二 种子 ※ 二 “诸比丘!譬如诸种子、草木之生长、增大、增长,皆依于地、立于地,生长、 增大、增长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依于戒、立于戒,以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 道,则于诸法生长、增大、增长。诸比丘!比丘云何依于戒、立于戒以修习八支圣 道?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于诸法生长、增大、增长耶? 三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[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]正见。[ 47 ……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 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依于戒、立于戒,以修习八支 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即于诸法生长、增大、增长。” [一五一] 第三 龙 ※ 二 “诸比丘!龙乃依雪山王,令身增大,得获其力,其于彼处使身增大,得获其力 已,以入小池;入于小池已,以入大池;入于大池已,以入小河;入于小河已,以 入大河;入于大河已,以入大海洋,于彼处身得广大。 三 诸比丘!如是比丘,依于戒、立于戒以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于诸 法得广大。诸比丘!比丘云何依于戒、立于戒以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,则 第一 道相应 一九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九二 于诸法得广大耶?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[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]正见。[…… 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 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依于戒、立于戒,以修习八支圣 道多修八支圣道,而于诸法得广大。” [一五二] 第四 树 ※ 二 “诸比丘!譬如有树,向东、倾东、临东,若将断其根者1,则倾倒何方耶?” 48 “大德!是其所向、所倾、所临之方。” 三 “诸比丘!如是,比丘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向于涅槃、倾于涅槃、 临于涅槃。诸比丘!云何比丘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向于涅槃、倾于涅 槃、临于涅槃耶?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[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]正见。[…… 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 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 则向于涅槃、倾于涅槃、临于涅槃。” 注1 “若断根者”,原本mule chinno订为mule chinne。 [一五三] 第五 瓶 ※ 二 “诸比丘!譬如将瓶倾覆,则定倾出原有之水而不再还入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 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定倾出原有恶不善法不再还入。诸比丘!云何比 丘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定倾出原有之恶不善法不再还入耶? 49 三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 定吐出原有之恶不善法不再还入。” [一五四] 第六 芒1 ※ 二 “诸比丘!譬如稻之芒,或麦之芒,以手足触踏其正向,则破手足而出血者,有 第一 道相应 一九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九四 其是处。何以故?诸比丘!芒之正向故。 三 诸比丘!如是彼比丘,正向于见2,正向于道之修习,以灭无明生明,现证涅 槃者,有其是处。何以故?诸比丘!为见之正向故。诸比丘!云何比丘,以见之正 向,正向于道之修习,以破无明而生明,现证涅槃耶?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以见之正向,正向于道之修习,破 无明生明,现证涅槃。” 注1 上之九经参照(原典九页以下。) 2 “正向于见”,sammapanihitaya ditthiya本缺失。 [一五五] 第七 虚空 ※ 二 “诸比丘!譬如空中吹种种风,吹东风、吹西风、吹北风、吹南风、吹尘风、吹 三 诸比丘!如是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圆满修习四念处,[圆 无尘风、吹凉风、吹热风、吹小风、吹大风。 满修习]四正勤,[圆满修习]四神足,[圆满修习]五根,[圆满修习]五力,[圆 满修习]七觉支。诸比丘!云何比丘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圆满修习 四念处,[圆满修习]四正勤,[圆满修习]四神足,[圆满修习]五根,[圆满修习] 五力,[圆满修习]七觉支耶?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灭 50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 圆满修习四念处,[圆满修习]四正勤,[圆满修习]四神足,[圆满修习]五根,[圆 满修习]五力,圆满修习七觉支。” [一五六] 第八 云(一) ※ 二 “诸比丘!譬如于暑季之最终月起尘芥,有大非时云,忽起令隐没寂灭。诸比丘! 如是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忽然随生令恶不善法隐没寂灭。诸 第一 道相应 一九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九六 比丘!云何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忽然随生令恶不善法隐没寂 灭耶? 51 三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[依远离、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]修习正见。[…… 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 灭尽,迥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 则忽然随生令恶不善法隐没寂灭。” [一五七] 第九 云(二) ※ 二 “诸比丘!譬如生大云,遂即令大风隐没寂灭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八支 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随生令恶不善法隐没寂灭。诸比丘!云何比丘,修习八 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随生令恶不善法隐没寂灭耶? 三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[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]正见修习。[正思 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尽, 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则随生 令恶不善法隐没寂灭。” [一五八] 第十 船舶1 ※ 二 “诸比丘!譬如海上之船舶,以藤缀拴缚,六月于水上漂流,冬则漂著陆地,缀 缚,曝于风日,彼[缀缚]沾渍雨云,容易损耗腐败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 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诸结容易损耗腐败。诸比丘!云何比丘,修习八支 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诸结易于损耗腐败耶? 三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 则易损耗腐败诸结。” 注1 相应部经典原典三、一五五(汉译南传大正藏第十四卷蕴相应一0一经二0节、二七七页) 参照。 [一五九] 第十一 客 第一 道相应 一九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一九八 ※ 二 “诸比丘!譬如有客舍,于此,有由东方来住,有由西方来住,有由北方来住 52 ,有由南方来住,有刹帝利来住,有婆罗门来住,有毗舍来住,有首陀来住。诸比 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证知应偏知之法,以证知而偏 知,证知应断之法,以证知而断除。证知应现证之法,证知而现证。证知应修习之 法,证知而修习。 三 诸比丘!以何为证知而应偏知之法耶?应说五取蕴。以何为五耶?谓:色取 蕴,[受取蕴,想取蕴,行取蕴,]识取蕴是。诸比丘!此为证知而应偏知之法。 四 诸比丘!何为证知而应断之法耶?无明与有爱是。诸比丘!此为证知而应断之 法。 五 诸比丘!以何为证知而应现证之法耶?明与解脱是。诸比丘!此为证知而应现 证之法。 六 诸比丘!以何为证知而应修习之法耶?寂止与正观是。诸比丘!此为证知而应 修习之法。 七 诸比丘!云何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1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证知应偏知之法, 以证知而偏知法,[证知应断之法,证知而断。证知应现证之法,证知而现证。]证 知修习之法,证知而修习耶? 八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[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]以修习正见。[…… 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 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 证知应偏知之法,证知而偏知。证知应断之法,证知而断除。证知应现证之 53 法,证知而现证。证知应修习之法,证知而修习。” 注1 “修习八支圣道。”ariyam atthsngikam maggam bhavento原本缺失。 [一六0] 第十二 河1 ※ 二 “诸比丘!譬如恒河,趣向于东,倾向于东,临入于东,时有众人持锄与笼来, 谓:‘我等将令此恒河趣向于西,倾向于西,临入于西。’诸比丘!汝等于意云何。 彼众人得将恒河趣向于西,倾向于西,临入于西否?” 第一 道相应 一九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二00 “大德!不也。” “何以故耶?” “大德!恒河乃趣向于东,倾向于东,临入于东,将令此趣向于西,倾向于西, 临入于西者,实为不易,彼众人徒蒙困苦损恼。” 三 “诸比丘!如是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王、王臣、友、朋、亲戚、 亲族,伴财物而去,并言:‘汝云何?以烦此袈裟衣耶?云何剃发携随、往来耶?何 不还俗而受用财物,作福业。’诸比丘!彼比丘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 弃学以还俗无此理。何以故?诸比丘!其心若长夜趣向远离,倾向远离,临入远离, 则无向下之理。诸比丘!云何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耶? 54 四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……” 力所作亦应广说。 第六力所作品(终) 注1 相应部经典原典四、一九一页(汉译南大藏经第十五卷六处应二0七经第十二节)参照。 摄颂曰: 力及种子龙 树瓶以及芒 虚空及二云 船舶与客河 第七 寻觅品 一 舍卫城因缘 [一六一] 第一 寻觅 (第一 证知) 第一 道相应 二0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二0二 ※ 二 “诸比丘!有三种寻觅。以何为三耶?欲寻,有寻,梵行寻是。诸比丘!此为三 种寻觅。 诸比丘!为证知此三寻觅,应修习八支圣道。何为八支圣道耶? 三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,[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]以修习正见。[…… 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 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为证知此三寻觅,应修习八支圣道。 四~五 ……[调伏究尽]贪欲、[调伏究尽]嗔恚,[调伏究尽]愚痴以修习正定。 [诸比丘!为证知此三寻觅,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] 六~七 ……为究竟不死,趣向不死,究尽不死以修习正定。[诸比丘!为证知此三 寻觅,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] 55 八~九 ……为趣向涅槃,倾向涅槃,临入涅槃以修习正定。[诸比丘!为证知此三 寻觅,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]” (第二 偏知) 一0~一七 诸比丘!有三种寻觅。以何为三?欲寻,有寻,梵行寻是。诸比丘! 以此为三种寻觅。 诸比丘!为偏知此三寻觅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 如证知亦应偏知广说。 (第三 偏尽) 一八~二五 诸比丘!有三种寻觅。以何为三耶?欲寻,有寻,梵行寻也。诸比丘! 以此为三寻觅也。 诸比丘!为偏尽此三寻觅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 如证知亦应偏尽广说之。 (第四 断) 二六~二三 诸比丘!有三种寻觅。以何为三耶?欲寻,有寻,梵行寻是。诸比丘! 以此为三种寻觅也。 诸比丘!为断此三寻觅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 如证知亦应偏知断。 56 [一六二] 第二 次第(慢)(一~四)1 第一 道相应 二0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二0四 ※ 二~三三 “诸比丘!有三种次第(慢)。以何为三耶?谓:‘我是胜’,‘我是等’, ‘我是劣’是。诸比丘!此为三种之次第(慢)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之次第(慢),应修习八支圣 道。何为八支圣道耶?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 尽,修习回向于舍正定。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之次第 (慢),应修此八支圣道。” 注1 原文vidha有次第、慢、种类等意,日译为“次第”,下言断此次第,意不甚明白,因有 慢之意义,故次第之下加上(慢),编者注。 [一六三] 第三 漏(一~四) ※ 二~三三 诸比丘!有三种漏。以何为三耶?欲漏、有漏、无明漏是。诸比丘!以 此为三种漏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漏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止八支圣 道。 [一六四] 第四 有(一~四) ※ 二~三三 诸比丘!有三种有。以何为三耶?欲有、色有、无色有是。诸比丘!以 此为三种有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有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 圣道。 [一六五] 第五 苦(一~四) ※ 二~三三 诸比丘!有三种苦,以何为三耶?苦苦、行苦、坏苦是。诸比丘!以此 为三种苦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苦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 圣道。 57 [一六六] 第六 碍(一~四) 第一 道相应 二0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二0六 ※ 二~三三 诸比丘!有三种碍。以何为三耶?贪碍、嗔碍、痴碍是。诸比丘!以此 为三种碍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碍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 圣道。 [一六七] 第七 垢(一七四) ※ 二~三三 诸比丘!有三种垢。以何为三耶?乃贪垢、嗔垢、痴垢是。诸比丘!以 此为三种垢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垢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 圣道。 [一六八] 第八 摇(一~四) ※ 二~三三 诸比丘!有三种摇1。以何为三耶?乃贪摇、嗔摇、痴摇是。诸比丘! 以此为三种摇也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摇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 圣道。 注1 “摇”注为“苦”。 [一六九] 第九 受(一~四) 一 舍卫城…… 二~三三 诸比丘1!有三种受。以何为三耶?乃乐受、苦受、不苦不乐受是。诸 比丘!以此为三种受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受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 圣道。 注1 “诸比丘!”原本bhikkhave缺失。 [一七0] 第十 渴爱(一~四) 一 舍卫城…… 第一 道相应 二0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二0八 58 二~三三 诸比丘!有三种渴爱。以何为三耶?乃欲爱、有爱、非有爱是。诸比丘! 以此为三种渴爱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渴爱,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何 为八支圣道耶?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渴爱,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 ※ [一七0] 第十一 渴爱(一~四) ※ 四~三三 诸比丘!有三种渴爱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 ……断此三种渴爱……为调伏究尽贪欲,调伏究尽嗔恚,调伏究尽愚痴以修习正定 ……乃至……究竟不死、趣向不死、究尽不死、以修习正定……乃至……为趣向涅 槃,倾向涅槃,临入涅槃,以修习正定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渴爱,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 第七寻觅品(终) 此品摄颂曰: 寻觅次第漏 有苦以及碍 垢摇乃至受 并与二渴爱 59 第八 瀑流品 一 舍卫城因缘 [一七一] 第一 瀑流 ※ 二 诸比丘!有四种瀑流。以何为四耶?欲流,有流,见流,无明流是。诸比丘! 以此为四种瀑流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四种瀑流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 第一 道相应 二0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二一0 支圣道。 三~三三 应如寻觅之广说。 [一七二] 第二 轭 ※ 二~三三 诸比丘!有四种轭。以何为四耶?欲轭,有轭,见轭,无明轭是。诸比 丘!以此为四种轭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四种轭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 圣道。 [一七三] 第三 取 ※ 二~三三 诸比丘!有四种取。以何为四耶?欲取,见取,戒禁取,我语取是。诸 比丘!此为四种取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四种取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 圣道。 [一七四] 第四 系 ※ 二~三三 诸比丘!有四种系。以何为四耶?贪是身系,嗔是身系,戒禁取是身系, 此实执1是身系。诸比丘!此为四种身系。 60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四种身系之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 八支圣道。 注1 “此实执”,应读为idamsaccabhiniveso。 [一七五] 第五 随眠 ※ 二~三三 诸比丘!有七种随眠。以何为七耶?欲贪随眠,嗔随眠,见随眠,疑随 眠,慢随眠,有贪随眠,无明随眠是。诸比丘!以此为七种随眠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1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七种随眠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 八支圣道。 注1 “偏知”,原本parinnaya脱落。 第一 道相应 二一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二一二 [一七六] 六 妙欲 ※ 二~三三 诸比丘!有五种妙欲。以何为五耶?眼所识之色,可乐、可爱、可意、 引欲、可染;耳所识之声……鼻所识之香……舌所识之味……身所识之所触,可乐、 可爱、可意、引欲、可染。诸比丘!此为五种妙欲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五种妙欲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八支 圣道。 [一七七] 第七 盖 ※ 二~三三 诸比丘!有五种盖,以何为五耶?欲贪盖、嗔恚盖、惛眠盖、掉悔盖1、 疑惑盖。诸比丘!以此为五种盖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五种盖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 圣道。 注1 “掉悔”原本addhacca是uddhacca之误。 [一七八] 第八 蕴 ※ 二~三三 诸比丘!有五种取蕴。以何为五耶?色取蕴、受取蕴、想取蕴、行取蕴、 61 识取蕴是。诸比丘!以此为五种取蕴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五种取蕴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 支圣道。 [一七九] 第九 下分(结) ※ 二~三三 诸比丘!有五种下分结。以何为五耶?有身见、疑惑、戒禁取、欲贪、 嗔恚是。诸比丘!以此为五种下分结他。 诸比丘、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五种下分结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 八支圣道。 [一八0] 第十 上分(结) ※ 二 “诸比丘!有五种上分结。以何为五耶?色贪、无色贪、慢、掉举、无明是。诸 比丘!此为五种上分结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五种上分结,应修习八支圣道。 第一 道相应 二一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相应部经典五 二一四 何为八支圣道耶? 三~一七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[依离贪、依灭尽回向于舍]以修习正见。 [……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 贪、依灭尽,迥向于舍以修习正定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五种上分结,应修习此八支圣 道。 诸比丘!譬1如恒河……乃至…… 一八 诸比丘!有五种上分结。以何为五耶?色贪、无色贪、慢、悼举、无明是。 62 诸比丘!此为五种上分结。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五种上分结,应修习此八支圣 道。何为八支圣道耶? 一九~三三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调伏究尽欲贪,调伏究尽嗔恚,调伏究尽愚痴 ……究竟不死、趣向不死、究尽不死……以趣向涅槃、倾向涅槃、临入涅槃以修习 正见[……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正定]。诸比 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2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五种上分结,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” 注1 “譬如”以下,参照之十九经以下。 2 原本“偏智”parinnaya缺失。 第八瀑流品(终) 此品之摄颂曰: 瀑流与轭取 系乃至随眠 妙欲以及盖 蕴为上下分 第一 道相应(终) 第一 道相应 二一五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第一 道相应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   篇
      本篇是相应部最终之第五篇,称为大品(mahavagga)如文字乃持有最大之
    分量,是十二相应而成的。本卷是摄其中之至第三相应。
      其中第一道相应是八支圣道,第二觉支相应是七觉支,第三念处相应是有关
    四念处之种种经的集成,是实践原理的重要资料。依照原本的算法,虽然于第
    一相应摄百八十经,第二相应摄百七十五经,第三相应摄百三经。其中之任何,
    谓广说之返复形式,含括罗列,实质而言,不能信取其尽此数。

V.1                 大   篇
                  第一 道相应
              第一 无明品
          [一] 第一 无明1
    一  如是我闻。一时世尊住舍卫城,祇树林给孤独园。
    二  于此,世尊告诸比丘曰:
        “诸比丘!”
        “大德!”
        彼诸比丘应诺世尊。世尊说曰:
    三  “诸比丘!无明为前,因生不善法,而随生无惭无愧。诸比丘!随无明于无智者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一五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一六
    生邪见。有邪见则生邪思惟,有邪思惟则生邪语,有邪语则生邪业,有邪业则生邪
    命,有邪命则生邪精进,有邪精进则生邪念,有邪念则生邪定。
  2 四  诸比丘!以明为前,因生善法,随生惭愧。诸比丘!随明于有智者则生正见,
    有正见则生正思惟,有正思惟则生正语,有正语则生正业,有正业则生正命,有正
    命则生正精进,有正精进则生正念,有正念则生正定。”

    注1 汉译阿含经二八、二(大正藏二、一九八b)。

          [二] 第二 半1
    一  如是我闻。一时,世尊住释迦国,名萨伽罗之释迦村。
    二  时,具寿阿难诣世尊住处,诣已,敬礼世尊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
    白世尊曰:
        “大德!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者,此是梵行之半。”
    三  “阿难!勿作是言,阿难!勿作是言。阿难!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者,皆
    是梵行。阿难!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之比丘,应期许于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
    习八支圣道。
    四  阿难!云何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2,多修八支圣
    道耶?
        阿难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3,以修习正见。依
    远离[依离贪、依灭尽、回向于舍,]以修习正思惟。[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、
    回向于舍,]以修习正语。[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、回向于舍,]以修习正业。
    [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、回向于舍,]以修习正命。[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、
    回向于舍,]修习正精进。[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、回向于舍,]修习正念。依
    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、回向于舍,修习正定。阿难!如是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
    随从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习八支圣道。
  3 五  阿难!应依此理而得知: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者,此悉皆为梵行。阿难!
    以我为善知识,故有生法之众生,解脱生;有老法之众生,解脱老;有死法之众生,
    解脱死;有愁、悲、苦、忧、恼法之众生,解脱愁、悲、苦、忧、恼。阿难!应依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一七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一八
    此理而知,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者,此悉皆为梵行。”

    注1 杂阿含经二七,一五(大正藏二、一九五b)、二八、二一(大正藏二二00c)
        Arvadanasataka I.P.239第三相应一八经中(汉译南传大藏经第十二卷一五三页。)
        本经有引用。
      2 “修习八支圣道。”ariyam atthangikam maggam bhaveti之四语,原本本缺失由暹
        罗本补之。
      3 “回向于舍。”(vossagga-parinamin)以从汉译之相当此文“向于舍。”原别的地方有释,
        参见汉译南传大藏经第十二卷一七六注40

          [三] 第三 舍利弗
    一  舍卫城因绿。
    二  时,具寿舍利弗来诣世尊住处,诣已,敬礼世尊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具寿
    舍利弗白世尊曰:
        “大德!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者,此悉皆为梵行。”
    三  “善哉!善哉!舍利弗!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者,此悉皆为梵行。舍利弗!
    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之比丘1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
    四  舍利弗!云何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
    道耶?
        舍利弗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以修习正见。依
    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以修习正思惟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
    向于舍,以修习正语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以修习正业。依远离、
    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以修习正命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
    以修习正精进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以修习正念。依远离、依灭
  4 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以修习正定。舍利弗!如是,有善知识,善伴党、善随从
    之比丘,以修习八支圣道,以多修八支圣道。
    五  舍利弗!依此理而知:有善知识、善伴群、善随从者,此悉皆为梵行。舍利弗!
    以我为善知识,故有生法之众生,以解脱生;有老法之众生,以解脱老;有死法之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一九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二0
    众生,以解脱死;有、愁、悲、苦、忧、恼法之众生,以解脱愁、悲、苦、忧、恼。
    舍利弗!依此理而知:有善知识、善伴党、善随从者,此皆为梵行也。”

    注1 “比丘”。原本bhikkhave是bhikkhuno之误。

          [四] 第四 婆罗门1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。
    二  时,具寿阿难,清晨时分著下衣,持衣钵,入舍卫城乞食。
    三  具寿阿难见生闻婆罗门,乘白马车出舍卫城。系以白马,配以白庄严、白车、
    白眷属、白绊、白刺棒、白伞盖、白帽、白衣、白履,挥白拂扇。众人见此曰:“嗟
    夫!梵乘,是梵乘色。”
  5 四  时,具寿阿难,往舍卫城乞食。食后由乞食归来,诣世尊住处。诣已,敬礼世
    尊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,白世尊曰:
        “大德!我于此处,清晨时分,著下衣,持衣钵,入舍卫城乞食。大德!我见生
    闻婆罗门乘偏白之马车,出舍卫城。系以白马、配以白庄严、白车、白眷属、白绊、
    白刺棒、白伞盖、白帽、白衣、白履、挥白拂扇。众人见此言曰:“嗟夫!梵乘,
    梵乘色。”大德!此法、律,能称为梵乘施设否?”
        世尊说曰:
        “阿难!能。阿难!此八支圣道之增上语,亦称为:梵乘、法乘、无上之胜伏。
    五  阿难!以修习多修习正见,为究尽调伏于贪,为究尽调伏于嗔,为究尽调伏于
    痴。阿难!以修习多修习正思惟,为究尽调伏贪,为究尽调伏嗔,为究尽调伏痴。
    阿难!以修习多修习正语,为究尽调伏贪,为究尽调伏嗔,为究尽调伏痴。阿难!
    以修习多修习正业,为究尽调伏贪,为究尽调伏嗔,为究尽调伏痴。阿难!以修习
    多修习正命,为究尽调伏贪,为究尽调伏嗔,为究尽调伏痴。阿难!以修习多修习
    正精进,为究尽调伏贪,为究尽调伏嗔,为究尽调伏痴。阿难!以修习多修习正念,
    为究尽调伏贪,为究尽调伏嗔,为究尽调伏痴。阿难!以修习多修习正定,为究尽
    调伏贪,为究尽调伏嗔,为究尽调伏痴。阿难!以修习多修习正定,为究尽调伏贪
  6 ,为究尽调伏嗔,为究尽调伏痴。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二一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二二
        阿难!应依此理而知,此八支圣道之增上语,亦称为:梵乘、法乘或无上之胜
    伏。”
        世尊作如是说,如是说之善逝师,更作如是说:
            信慧诸法轭          常时为自辕
            惭轴意为縻          护念为御者
            戒资具为车          静虑以为眼
            精进而为轴          舍三昧为辕
            无欲为覆具          无嗔害舍离
            如是为兵器          忍辱以为铠2
            以趣于安稳          以此已具足
            为无上梵乘          智士出世间
            一向伏贪等

    注1 汉译阿含经二八、二二(大正藏二、二00c)。
      2 “铠。”原典dhammasannaha以vammasannaha订正之。

          [五] 第五 何义1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。
    二  时,众多比丘诣世尊住处。[诣已,礼敬世尊]坐于一面。
    三  坐于一面之彼诣比丘,白世尊曰:
        “大德!此处异学之修行者,问我等曰:‘诸友等!为何2于沙门瞿昙处以修梵
    行耶?’大德!如是之问,我等答彼异学之修行者曰:‘友等!为偏知于苦,于世
    尊之处修梵行。’大德!以如是之问,我等如是答者,是说世尊之所说耶?或无以
  7 非实诽谤世尊耶?以法随法说耶?无以堕同法论者、随法论者于呵责处耶?”
    四  “诸比丘!对如是之问,汝等作如是之答者,乃说我所说,无以不实诽谤于我。
    以法随法说,无堕同法论者随法论者于呵责处。诸比丘!为偏知于苦,乃于我处修
    梵行。
        诸比丘!若异学之修行者,对汝等作如是问:‘友等!又偏知此苦,是有道、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二三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二四
    有迹耶?’诸比丘!若如是问者,汝等对彼异学之修行者,应如是答:‘友等!偏
    知此苦,是有道有迹。’
    五  诸比丘!偏知此苦,云何为有道?云何有迹耶?即八支圣道是,谓:正见、[正
    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]、正定是。诸比丘!偏知此苦,有此道、
    此迹。
    六  诸比丘!若如是问者,汝等对彼异学之修行者,应如是作答。”

    注1 汉译阿含经二八~三六(大正藏二、二0二c)参照。
      2 “为何。”原本为kimatthi yam应读为kim atthiyam。

          [六] 第六 一比丘(一)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。
    二  时,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。诣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。
    三 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,白世尊曰:
        “大德!梵行,所谓梵行者,大德!何为梵行?何为梵行之究尽耶?
        “比丘!此八支圣道即梵行。谓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
  8 正念]、正定是。比丘!贪欲之灭尽、嗔恚之灭尽、愚痴之灭尽,此即梵行之究尽。”
          [七] 第七 一比丘(二)1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。
    二  时,有一比丘,来诣世尊住处。诣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。
    三 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,白世尊曰:
        “大德!言贪欲之调伏、嗔恚之调伏、愚痴之调伏者,大德!贪欲之调伏、嗔恚
    之调伏、愚痴之调伏者,是何者之增上语耶?”
        “比丘!贪欲之调伏、嗔恚之调伏、愚痴之调伏者,乃涅槃界之增上语。以此说
    诸漏之灭尽。”
    四  如是谈已。彼比丘白世尊曰:
        “大德!言不死,不死者、大德!云何为不死耶?云何为达不死之道耶?”
        “比丘!贪欲之灭尽,嗔恚之灭尽,愚痴之灭尽者,此名之为不死。此即八支圣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二五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二六
    道,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”

    注1 杂阿含经二八、六(大正藏二、一九九a)。

          [八] 第八 分别1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。
    二 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分别说示八支圣道,谛听,当善思念之,我宣说。”
        彼诸比丘应诺世尊曰:
        “唯唯!大德!”
        世尊说曰:
    三  “诸比丘!云何为八支圣道耶?谓:正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
    正念、]正定是。
  9 四  诸比丘!云何为正见耶?诸比丘!苦之智、苦集之智、苦灭之智、顺苦灭道之
    智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见。
    五  诸比丘!云何为正思惟耶?诸比丘!出离之思惟、无恚之思惟、无害之思惟是。
    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思惟。
    六  诸比丘!云何为正语耶?诸比丘!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。
    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语。
    七  诸比丘!云何为正业耶?诸比丘!离杀生、离不与取、离非梵行。诸比丘!此
    名之为正业。
    八  诸比丘!云何为正命耶?诸比丘!于此圣弟子,断邪命,于正命为活命。诸比
    丘2!此名之为正命。
    九  诸比丘!云何为正精进耶?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对未生之恶不善法,为不令
    生而起志欲、精进、发勤,以持策心。为断已生之恶不善法,而起志欲、[精进、发
    勤,策心以持]。为令未生之善法使令生起,而起志欲,[精进、发勤、以持策心]。
    以往已生之善法,令不忘失,而倍修习、广修习,为使令圆满,以起志欲、精进、
    发勤、持策心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精进。
    一0  诸比丘!云何为正念耶?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于身以随观身,而热诚、正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二七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二八
    知、具念、以调伏世间3之贪忧而住;于受以随观受,而热诚、正知、具念、以调
 10 伏世间之贪忧而住;于心以随观心,而热诚、正知、具念、以世间之贪忧而住;于
    法以随观心、而热心、正知、其念、以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
    念。
    一一  4诸比丘!云何为正定耶?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离诸欲、离诸不善法,有
    寻有伺、由离生喜与乐,具足初静虑而住。寻伺寂静故内净、为心一趣,由无寻无
    伺之三摩地生喜与乐,具足第二静虑而住。离喜故,于舍而住,正念正知、以身集
    正受,如诸圣者之所宣说,有舍有念之乐住,即具足第三静虑而住。断乐、断苦故,
    及已灭忧与喜故,成不苦、不乐而舍念清净,具足第四静虑而住。诸比丘!此名之
    为正定。”

    注1 长部经典第二卷大念处经二0节以下,中部经典第三卷二0三页参照。
      2 “诸比丘!”原本缺失。
      3 “世间之”云云原本vineyyaloke读为vineyya loke以下亦然。
      4 原本第十一节不分段。

          [九] 第九 芒1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。
    二  “诸比丘!譬如以稻之芒,或麦之芒向斜、以手足触踏,手足坏而出血者,无有
    是处。何以故?诸比丘!以芒向斜故。
        诸比丘!如是彼比丘,以见向邪道,修习向邪,以破坏无明而生明,从而现证
    涅槃者,无有是处。何以故?诸比丘!以见向邪之故。
    三  诸比丘!譬如稻芒,或有麦芒之向正,以手足触踏,手足坏而出血者,有是处。
 11 何以故?诸比丘!芒向正故。
        诸比丘!如是彼比丘,见向正道,修习向正,破坏无明以生明,而现证涅槃,
    有是处。何以故!诸比丘!见向正故。
    四  诸比丘!云何比丘,以见向正,道之修习向正,破坏无明以生明,现证涅槃耶?
      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修习正见。[依远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二九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三0
    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修习正思惟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
    舍,修习正语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修习正业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
    依灭尽,回向于舍,修习正命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修习正精进。
    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,修习正念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
    于舍,修习正定。]诸比丘!如是之此比丘,以见向正,道之修习向正,破坏无明
    以生明,现证涅槃。”

    注1 增支部经典一、五、一~二参照汉译南传大藏经第十七卷第五向与隐覆等品第一节。原本
        suka通改为Suka

          [一0] 第十 难提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。
    二  时,修行者难提,来诣世尊住处。诣已,与世尊相俱交谈庆慰、欢喜、感铭之
    语后,坐于一面。
    三  坐于一面之修行者难提,白世尊曰:
        “瞿昙!修习、多习几何之法者,可以到涅槃、达涅槃、究竟于涅槃耶?”
    四  “难提!修习、多习八法者,可以到涅槃、达涅槃、究竟于涅槃。以何为八耶?
    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]正定是。难提!修习多习
    此八法者,可以到涅槃、达涅槃、究竟于涅槃。”
    五  如是说已,修行者难提白世尊曰:
 12     “妙哉!瞿昙!妙哉!瞿昙![瞿昙譬如倒者之扶起,如覆者之露现,如教迷者
    以道,暗中举灯火,使有眼者见色。如是尊瞿昙以种种方便显示于法。我于此当归
    依尊瞿昙与法及比丘众。]尊瞿昙!请容受我自今起,至命终归依为优婆塞。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无明品(终)
        此品之摄颂曰:
          无明以及半
          舍利弗与婆罗门
          何义与二比丘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三一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三二
          分别、芒、难提

                第二 住品
          [一一] 第一 住(一)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。
    二  “诸比丘!我欲宴默半月,除持食者1之一人外,任何人勿至我处。”
        “唯唯!大德!”
        彼诸比丘应诺世尊,除持食者一人之外,无任何人诣世尊住处。
    三  时,世尊经半月由宴默起,告诸比丘曰:
        “诸比丘!我始现等觉时,依住于住分而住。
    四  其时,我了知:以邪见为缘有所受,以正见为缘有所受,[以邪思惟为缘有所受,
    以正思惟为缘有所受,以邪语为缘有所受,以正语为缘有所受,以邪业为缘有所受,
    以正业为缘有所受,以邪命为缘有所受,以正命为缘有所受,以邪精进为缘有所受,
    以正精进为缘有所受,以邪念为缘有所受,以正念为缘有所受,]以邪定为缘有所
    受,以正定为缘有所受,以寻思为缘有所受,以想为缘有所受。
    五  志欲未寂静,寻思未寂静,想未寂静,以彼为缘有所受。志欲已寂静,寻思未
 13 寂静,想末寂静,以彼为缘有所受。志欲已寂静,寻思已寂静,想末寂静者,以彼
    为缘有所受。志欲已寂静,寻思已寂静,想已寂静,以彼为缘有所受。
    六  为得未得者,而有精进2。已逮得其处,则以彼为缘有所受。”

    注1 “持食者。”niharaka之字义为除去者,原注云:“为我于信者之家运调理之食供养我。”
      2 “精进。”原本ayamam以暹罗本vayamam订正之。

          [一二] 第二 住(二)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。
    二  诸比丘!我欲宴默三月,[除持食者之一人外、任何人勿至我处]。”
        “唯唯!大德!”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三三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三四
        彼诸比丘应诺世尊,[除持食者之一人外,任何人勿至世尊住处]。
    三  时,世尊经三月由宴默起,告诸比丘曰:
        “诸比丘!我始现等觉之时,依住于住分而住。
    四  我其时,了知:以邪见为缘有所受,以邪见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正见为缘有
    所受,以正见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[以邪思惟为缘有所受,以邪思惟之寂静为缘有所
    受,以正思惟为缘有所受,以正思惟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邪语为缘有所受,以邪
    语之I静为缘有所受,以正语为缘有所受,以正语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邪业为缘
    有所受,以邪业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正业为缘有所受,以正业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
    以邪命为缘有所受,以邪命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正命为缘有所受,以正命之寂静
    为缘有所受,以邪精进为缘有所受,以邪精进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正精进为缘有
    所受,以正精进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邪念为缘有所受,以邪念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
    以正念为缘有所受,以正念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]以邪定为缘有所受,以邪定之寂
    静为缘有所受,以正定为缘有所受,以正定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志欲为缘有所受,
    以志欲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寻思为缘有所受,以寻思之寂静为缘有所受,以想为
    缘有所受,以想之寂静为缘有所受。
    五  志欲未寂静,寻思未寂静,想未寂静者,以彼为缘有所受。志欲已寂静,寻思
    未寂静,想未寂静者,以彼为缘有所受。志欲已寂静,寻思已寂静,想未寂静者,
 14 以彼为缘有所受。志欲已寂静,寻思已寂静,想已寂静者,以彼为缘有所受。
    六  为未得者而得有精进,已逮得其处,以彼为缘有所受。”
          [一三] 第三 有学1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
    二  时,有一比丘,诣世尊居处。[诣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。]
    三 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,白世尊曰:
        “大德!有学,所言有学者,大德!云何为有学耶?”
    四  比丘!于此处成就有学之正见、[成就有学之正思惟、成就有学之正语、成就有
    学之正业、成就有学之正命、成就有学之正精进、成就有学之正念、]成就有学之
    正定。比丘!如是者,则称之为有学。”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三五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三六
    注1 汉译杂阿含经二八、一四(大藏二、二00a)。

          [一四] 第四 生起(一)1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。
    二  “诸比丘!修习、多修八法者,则未生者亦生起,但除如来、应供、正等觉者之
    不出现。
    三  以何为八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
    是。诸比丘!修习、多修此八法者,则未生者亦生起,但除如来、应供、正等觉者
    之不出现。”

    注1 参考第十六经

          [一五] 第五 生起(二)1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
    二  “诸比丘!修习、多修八支者,则未生者亦生起,但除善逝之不调伏。
 15 三  以何为八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
    是。诸比丘!修习、多修此八法者,则未生者亦生起,但除善逝之不调伏。”

    注1 参考第十七经

          [一六] 第六 清净(一)1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乃至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若能对八法清净、鲜白、无垢、离染者,则未生者亦生起,但除如来、
    应供、正等觉者之不出现。
    四  以何为八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
    是。能对此八法,清净、鲜白、无垢、离染者,则未生者亦生起,但除如来、应供、
    正等觉者之不出现。”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三七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三八
    注1 杂阿含经二八、一八(大正藏二、二00b)。

          [一七] 第七 清净(二)1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乃至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于此八法能清净[鲜白、无垢、离染者,则未生者亦生起],但除善
    逝之不调伏。
    四  以何为八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
    是。诸比丘!于此八法,能清净[鲜白、无垢、离染者,则未生者亦生起],但除善
    逝之不调伏。”

    注1 杂阿含经二八、一九(大正藏二、二00b)

          [一八] 第八 鸡林精舍(一)
    一  如是我闻。一时,具寿阿难与具寿跋陀罗住巴达弗色鸡林精舍。
    二  时,具寿跋陀罗日晚时分,由宴默起,到具寿阿难住处。至已,与具寿阿难相
    俱交谈庆慰、欢喜、感铭之语后,坐于一面。
    三  坐于一面之具寿跋陀罗,向具寿阿难言曰:
        “友阿难!所言非梵行、非梵行者,友!云何为非梵行耶?”
 16     “善哉,善哉!友跋陀罗!友跋陀罗!汝之善诱导、善辩才、善所问。
    四  友跋陀罗!汝如是问:‘友阿难!所言非梵行、非梵行者,友!云何为非梵行
    耶?’”
        “友!如是。”
    五  “友!八支邪道为非梵行,谓: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
    邪念、]邪定是。”
          [一九] 第九 鸡林精舍(二)
    一~二  巴连弗色因缘。
    三  “友阿难!所言梵行,梵行者,友!云何为梵行?云何为梵行之究竟耶?”
        “善哉,善哉!友跋陀罗!友跋陀罗!汝善诱导,善辩才,善所问。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三九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四0
    四  友跋陀罗!汝如是问:‘友阿难!所言梵行,梵行者,友!云何为梵行?云何
    为梵行之究竟耶?’”
        “友!如是。”
    五  “友!八支圣道为梵行。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
    念]、正定是。友!贪欲之灭尽、嗔恚之灭尽、愚痴之灭尽为梵行之究竟。”
          [二0] 第十 鸡林精舍(三)
    一~二  巴连弗色因缘
    三  “友阿难1!所言梵行、梵行者,云何为梵行?云何为梵行者?云何为梵行之究
    竟耶?”
 17     “善哉,善哉!友跋陀罗。友跋陀罗!汝之善诱导、善辩才、善所问。
    四  友跋陀罗!汝如是问:‘友阿难!所言梵行、梵行者,友!云何为梵行?云何
    为梵行者?云何为梵行之究竟耶?’”
        “友!如是。”
    五  “友!八支圣道为梵行。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
    念、]正定是。友!成就此八支圣道者,名之为梵行者。友!贪欲之灭尽、嗔恚之
    灭尽、愚痴之灭尽,为梵行之究竟。”
        此三经之因缘为一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住品(终)
          此品之摄颂曰:
            二住与有学
            又二之生起
            及二之清净
            三鸡林精舍

    注1 原本Ananda一语缺失。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四一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四二

                第三 邪性品
          [二一] 第一 邪性1
    一~二  舍卫城因缘
    三 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邪性与正性,且谛听之。
 18 四  诸比丘!云何为邪性耶?谓: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邪
    念、]邪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邪性。
    五  诸比丘!云何为正性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
    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性。”

    注1 杂阿含经二八、三八(大正藏二、二0三a)

          [二二] 第二 不善法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不善法与善法,且谛听。
    四  诸比丘!云何为不善法耶?谓: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
    邪念、]邪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不善法。
    五  [诸比丘!]云何为善法耶?[谓:]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
    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。[诸比丘!]此[名之]为善法。”
          [二三] 第三 道(一)1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邪道与正道,且谛听。
    四  诸比丘!云何为邪道耶?谓: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邪
    念、]邪定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邪道。
    五  诸比丘!云何为正道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
    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道。

    注1 佛说八正道经(大正藏二、五0四c)。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四三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四四
          [二四] 第四 道(二)1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我不赞叹在家、出家之邪道。
 19 四  诸比丘!在家、出家而邪行者,以邪行故,则不乐正理之善法。诸比丘!云何
    为邪道耶?谓: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邪念、]邪定是。诸
    比丘!此名之为邪道。诸比丘!我不赞叹在家、出家之邪道。
    五  诸比丘!在家、出家而邪行者,以邪行故,则不乐正理之善法。
    六  诸比丘!我赞叹在家、出家之正道。
    七  诸比丘!在家、出家而正行者,以正行故,则乐正理之善法。诸比丘!云何为
    正道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
    丘!此名之为正道。诸比丘、我赞叹在家出家之正道。
    八  诸比丘!在家、出家而正行者,以正行故,则乐正理之善法。

    注1 杂阿含经二八、四(大正藏二、一九八c)。

          [二五] 第五 不善士(一)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不善士与善士,且谛听。
    四  诸比丘!云何为不善士耶?诸比丘!于此有一类者,其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
    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邪念、]邪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不善士。
 20 五  诸比丘!云何为善士耶?诸比丘!此处有一类者,其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
    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善士。”
          [二六] 第六 不善士(二)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比不善士与不善士更劣之不善士。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比
    善士与善士更胜之善士,且谛听。
    四  诸比丘!云何为不善士耶?诸比丘!此处一类者,具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邪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四五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四六
    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邪念、]邪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不善士。
    五  诸比丘!云何为比不善士更劣之不善士耶?诸比丘!此处一类者,具邪见、[邪
    思惟、邪语、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邪念、]邪定、邪智、邪解脱。诸比丘!此名
    之为比不善士更劣之不善士。”
    六  诸比丘!云何为善士耶?诸比丘!此处一类者,具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
    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善士。
    七  诸比丘!云何为比善士更胜之善士耶?诸比丘!此处一类者,具正见、[正思
    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、正智、正解脱。诸比丘!此名之
    为比善士更胜之善士。
          [二七] 第七 瓶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譬如瓶,若无依持者,则易转倒;若有依持者,则难转倒。诸比丘!
    如是,心若无依持则易转倒,若有依持则难转倒。
 21 四  诸比丘!何为心之依持耶?此八支圣道是,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
    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者。此为心之依持。
    五  诸比丘!譬如瓶,若无依持者,则易转倒;若有依持者,则难转倒。诸比丘!
    如是,心若无依持者,则易转倒;若有依持者,则难转倒。”
          [二八] 第八 定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有所依、有资粮之圣正定,且谛听。
    四  诸比丘!云何为有所依、有资粮之圣正定耶?谓:正见、正思惟、[正]语、[正]
    业、[正]命、[正]精进、[正]念是。
    五  诸比丘!与此七支俱之心一境性为资粮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圣正定之所依,亦
    为资粮。”
          [二九] 第九 受1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有三种受。以何为三耶?乐受、苦受、不苦不乐受是。诸比丘!此为
    三种受。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四七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四八
    四  诸比丘!偏知此三种受,应修习八支圣道。何为八支圣道耶?谓:正见、[正思
    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二偏知此三受2,应修
 22 习此八支圣道。”

    注1 杂阿含经二八、一二(大正藏二、一九九c)。
      2 “三”。原本tissannam一语缺失。

          [三0] 第十 郁低迦1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时,具寿郁低迦,来诣世尊住处。[诣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。]
    四  坐于一方之具寿郁低迦,白世尊曰:
        “大德!我于此处静居宴默,心生是念:‘请世尊说示五妙欲。’世尊请说何者
    为五妙欲耶?”
    五  “善哉,善哉!郁低迦,郁低迦!我说五妙欲。以何为五耶?眼所识之色,为可
    乐、可爱、可意、爱色、引欲、可染;耳所识之声[为可乐、可爱、可意、爱色、
    引欲、可染];鼻所识之香[为可乐、可爱、可意、爱色、引欲、可染];舌所识之
    味[为可乐、可爱、可意、爱色、引欲、可染];身所识之触为可乐、可爱、可意、
    爱色、引欲、可染。郁低迦!我以此说五妙欲。
    六  郁低迦!为断此五妙欲,应修习八支圣道。何为八支圣道耶?谓:正见、[正思
    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郁低迦!为断此五妙欲,应修
    习此八支圣道。”

    注1 杂阿含二八、五(大正藏二、一九八c)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邪性品(终)
        此品之摄颂曰
          邪性与不善
          二道一善士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四九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五0
          依持瓶与定
          受及郁低迦

 23             第四 行品
          [三一] 第一 行
    一~二  舍卫城因缘。
    三 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邪行与正行,且谛听。
        诸比丘!云何为邪行耶?谓: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邪
    念、]邪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邪行。
    四  诸比丘!云何为正行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
    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行。”
          [三二] 第二 行者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邪行者与正行者,且谛听。
        诸比丘!云何为邪行者耶?诸比丘!此处有一类者,具邪见、[邪思惟、邪语、
    邪业、邪命、邪精进、邪念、]有邪定是。诸比丘1!此名之为邪行者。
    四  诸比丘!云何为正行者耶?诸比丘!此处有一类者,具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
    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有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正行者。”

    注1 原本bhikkhave一语缺失。

          [三三] 第三 失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若有失八支圣道者,则为失正顺苦灭之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若发起八
    支圣道者,则为发起正顺苦灭之八支圣道。
 24 四  诸比丘!云何为八支圣道耶?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
    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若失此八支圣道者,则为失正顺苦灭之八支圣道。诸比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五一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五二
    丘!若发起此八支圣道者,则为发起正顺苦灭之八支圣道。”
          [三四] 第四 到彼岸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修习、多修八法者,则可资于由此岸到彼岸。何者为八耶?谓:正见、
    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修习、多修此
    八法者,则可资于由此岸到彼岸。”
    四  世尊如是说已,如是说之善逝师,更说曰:
           (一)1于人中到彼岸者少
               余之众生唯奔走于岸边。
           (二)于正说之法,行如法者
               到达彼岸,超越甚难超越死之境界。
           (三)贤者弃黑法,应修白2法。
               离在家到出家,难得乐而向远离处。
           (四)希求喜悦、断诸欲、无所有,
               贤者去心垢而净己。
           (五)于菩提分正心善修
               以欣无取弃执著,
        有光辉之漏尽者,于现世般涅槃。

    注1 以下五偈乃法句经八五~八九(汉译南大藏经第二三卷。)
      2 “白”原本kanham是sukkam之误。

 25       [三五] 第五 沙门法(一)1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沙门法与沙门果,且谛听。
    四  诸比丘!云何为沙门法耶?即八支圣道是。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
    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
    诸比丘!此名之为沙门法。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五三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五四
    五  诸比丘!云何为沙门果耶?即:预流果、一来果、不还果、阿罗汉果是。诸比
    丘!此名之为沙门果。”

    注1 杂阿含经二八、四九(大正藏二、二0五b、c)。

          [三六] 第六 沙门法(二)1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沙门法与沙门义,且谛听。
    四  诸比丘!云何为沙门法耶?即八支圣道是。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
    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沙门法。
    五  诸比丘!云何为沙门义耶?诸比丘!贪欲之灭尽,嗔恚之灭尽,愚痴之灭尽。
    诸比丘!此名之为沙门义。”

    注1 杂阿含经二八、四七~四八(大正藏二、三0五b、c)。

          [三七] 第七 婆罗门法(一)1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婆罗门法与婆罗门果,且谛听。
    四  诸比丘!云何为婆罗门法耶?即八支圣道是。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
    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婆罗门法。
 26 五  诸比丘!云何为婆罗门果耶?即:预流果、一来果、不还果、阿罗汉果是。诸
    比丘!此名之为婆罗门果。”

    注1 杂阿含经二九、四(大正藏二、二0五c)。

          [三八] 第八 婆罗门法(二)1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婆罗门法与婆罗门义,且谛听。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五五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五六
    四  诸比丘!云何为婆罗门法耶?即八支圣道是。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
    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婆罗门法。
    五  诸比丘!云何为婆罗门义耶?诸比丘!贪欲之灭尽、嗔恚之灭尽、愚痴之灭尽。
    诸比丘!此名之为婆罗门义。”

    注1 参照前经

          [三九] 第九 梵行(一)1
    一~二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梵行与梵行果,且谛听。
    四  诸比丘!云何为梵行耶?即八支圣道是。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
    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梵行。
    五  诸比丘!云何为梵行果耶?诸比丘!即:预流果、一来果、不还果、阿罗汉果
    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梵行果。”

    注1 参照前经

          [四0] 第十 梵行(二)1
    一~三  舍卫城……
    三  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梵行与梵行义,且谛听。
    四  诸比丘!云何为梵行耶?即八支圣道是。谓:正见、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
    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此名之为梵行。
 27 五  诸比丘!云何为梵行义耶?诸比丘!贪欲之灭尽、嗔恚之灭尽、愚痴之灭尽。
    诸比丘!此名之为梵行义。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行品(终)
    注1 参照前经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五七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五八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皆舍卫城因缘也。
        此品之摄颂曰:
          行以至行者
          失与到彼岸
          二之沙门法
          二婆罗门法
          说二之梵付
          以之说此品

    异学广说1
          [四一] 第一 远离2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
    二  时,有众多比丘诣世尊住处。诣已,礼敬世尊,坐于一面。坐于一面之彼诸比
    丘,白世尊曰……乃至……
    三  “诸比丘!若异学之修行者,如是问汝等:‘诸友等!为何于沙门瞿昙处修梵行
    耶?’诸比丘!若如是问者,汝等应如是答彼异学修行者:‘诸友等!为远离贪欲,
    唯于世尊处修梵行。’
    四  诸比丘!若异学修行者,再如是问汝等:‘诸友等!又,远离贪欲,有道3有
    迹耶?’诸比丘!若如是问者,汝等应如是答彼异学修行者:‘诸友等!远离贪欲,
    有道、有迹。’
 28 五  诸比丘!远离贪欲,有云何之道,云何之迹耶?即八支圣道。是谓:正见、[正
    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远离贪欲有此道、
    此迹。
        诸比丘!若如是问者,汝等应如是答彼异学修行者。”

    注1 暹罗本为第五品。以做以下各品。
      2 参照上之第五经
      3 原本maggo一语缺失。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五九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六0
          [四二] 第二 结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
    二  “诸比丘!若异学修行者,作如是问汝等:‘诸友等!为何于沙门瞿昙处修梵行
    耶?’诸比丘!若如是问者,汝等应如是答彼异学修行者:‘诸友等!为断诸结,
    唯于世尊处修梵行。’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四三] 第三 随眠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
    二  ……乃至……‘诸友等!为永断随眠,乃于世尊处修梵行。’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四四] 第四 行路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
    二  ……乃至……‘诸友等!为偏知行路1,唯于世尊处修梵行。”……乃至……

    注1 “偏知行路”者,轮回为“行路”,若得涅槃者,名“偏名。”故名涅乐为“行路偏知。”(原注)。

          [四五] 第五 漏尽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
    二  ……乃至……‘诸友等!为灭尽诸漏,乃于世尊之处修梵行。’……乃至
          [四六] 第六 明解脱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
    二  ……乃至……‘诸友等!为现证明解脱果,乃于世尊之处修梵行。’……乃至
    ……
          [四七] 第十 智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
    二  ……乃至……‘诸友等!为智见,乃于世尊之处修梵行。’……乃至……
 29       [四八] 第八 无取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
    二  “诸比丘!若异学之修行者,作如是问汝等:‘诸友等!为何于沙门瞿昙处修梵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六一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六二
    行耶?’诸比丘!若如是问者,汝等对彼异学修行者,应作如是答:‘诸友等!为
    无取般涅槃,于世尊处修梵行。’
    三  “诸比丘!若异学之修行者,如是问汝等:‘诸友等!又,为无取般涅槃有道,
    有迹耶?’诸比丘!若如是问,汝等对彼异学之修行者,应作如是答:‘友等!为
    无取般涅槃有道、有迹。’
    四  诸比丘!为无取般涅槃,有云何之道?云何之迹耶?即八支圣道是。谓:正见、
    [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]正定是。诸比丘!为无取般涅槃,
    有此道、此迹。
        诸比丘!若如是问,汝等对彼异学之修行者,应如是作答。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异学广说(终)
        此(广说)之摄颂曰:
          远离法随眠
          行路与漏尽
          明解脱及智
          第八是无取
          日轮广说
          皆是舍卫城因缘

          一 远离依止
          [四九] 第一 善友(一)
 ※ 二  “诸比丘!太阳上升时,先驱之前相,即是明相出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起八支
 30 圣道时,先驱之前相是善友。
    三  诸比丘!有善友,于比丘乃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
    诸比丘!有善友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
   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依远离、
    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思惟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
    正语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业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
    回向于舍修习正命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精进。依远离、依
    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念。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六三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六四
    定。诸比丘!如是有善友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
          [五0 ] 第二 戒(一)
 ※ 二  “诸比丘!太阳上升时,先驱之前相,即明相出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起八支圣
    道时,先驱之前相是戒具足。
    三  “诸比丘!于戒具足之比丘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五一] 第三 志欲(一)
 ※ 二  ……乃至……先驱之前相,是志欲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五二] 第四 我(一)
 ※ 二  ……乃至……[先驱之前相,是]我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五三] 第五 见(一)
 ※ 二  ……乃至……[先驱之前相,是]见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五四] 第六 不放逸(一)
 ※ 二  ……乃至……[先驱之前相,是]不放逸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31       [五五] 第七 如理(一)
 ※ 二  “诸比丘!太阳上升时,先驱之前相,即明相出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起八支圣
    道时,先驱之前相,是如理作意具足。
    三  “诸比丘!于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
    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
   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依远离、
    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思惟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
    正语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业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
    回向于舍修习正命。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精进。依远离、依
    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念。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
    定。诸比丘!如是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、多修八支圣道。”
           二 贪欲调伏
          [五六]第八 善友(二)
 ※ 二  “诸比丘!太阳上升时,[先驱之前相,即明相出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起八支
    圣道时,先驱之前相]是善友。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六五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六六
    三  “诸比丘!于有善友之比丘,[当期望]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
    [有善友之比丘,]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
   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
    调伏,以修习正见。[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
    以修习正思惟。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
    习正语。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业。
    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命。为究尽
    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精进。为究尽贪欲
    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念。]为究尽贪欲之调
    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有善友之
    比丘,以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
          [五七] 第九 戒(二)
 ※ 二  诸比丘!太阳上升时,[先驱之前相,即明柑出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起八支圣
    道时,先驱之前相]是戒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32       [五八] 第十 志欲(二)
 ※ 二  ……乃至……[先驱之前相]是志欲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五九] 第十一 我(二)
 ※ 二  ……乃至……[先驱之前相]是我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六0] 第十二 见(二)
 ※ 二  ……乃至……[先驱之前相]是见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六一] 第十三 不放逸(二)
 ※ 二  ……乃至……[先驱之前相]是不放逸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六二] 第十四 如理(二)
 ※ 二  “……乃至……[先驱之前相]是如理作意具足。
    三  “诸比丘!于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期望修习[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]诸
    比丘!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
   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
    调伏,以修习正见。[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六七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六八
    以修习正思惟。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
    习正语。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业。
    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命。为究尽
    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精进。为究尽贪欲
    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念。]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
    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如理作意具足
    之比丘,以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太阳广说(终)
        此广说之摄颂曰:
          善友以及戒
          志欲我具足
          见与不放逸
          第七是如理

          一 法广说(一)
    舍卫城因缘
           一 远离依止
          [六三]第一 善友(一)
 ※ 二  “诸比丘!有一法于起八支圣道者,多利益。何者为一法耶?谓:有善友是。
 33 三  “诸比丘!于有善友之比丘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有善
    友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
   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
   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
   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有善友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
    道。”
          [六四] 第二 戒(一)
 ※ 二  诸比丘!有一法,起八支圣道者,是多利益。何者为一法耶?谓:戒具足是
    乃至……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六九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七0
          [六五] 第三 志欲(一)
 ※ 二  ……谓志欲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六六] 第四 我(一)
 ※ 二  ……谓我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六七] 第五 见(一)
 ※ 二  ……谓见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六八] 第六 不放逸(一)
 ※ 二  ……谓不放逸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六九] 第七 如理
 ※ 二  “……谓如理作意具足。
    三  “诸比丘!于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
 34 丘!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1?多修八支圣道耶?
   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
   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
   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?如是,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以修习八支圣道,
    多修八支圣道。”

    注1 原本ariyam atthangikam maggam bhaveti缺失。

           二 贪欲之调伏
          [七0] 第八 善友(二)
    一  舍卫城……
    二  “诸比丘!有一法于起八支圣道者,是多利益。何者为一法耶?谓有善友是。
    三  “诸比丘!于有善友之比丘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有善友
    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耶?
   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
    调伏以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
    ……]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以修习正定。诸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七一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七二
    比丘!如是,有善友之比丘,以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
          [七一] 第九 戒(二)
 ※ 二  ……谓戒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七二] 第十 志欲(二)
 ※ 二  ……谓志欲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七三] 第十一 我(二)
 ※ 二  ……谓我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七四] 第十二 见(二)
 ※ 二  ……谓见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35       [七五] 第十三 不放逸(二)
 ※ 二  ……谓不放逸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七六] 第十四 如理(二)
 ※ 二  “……谓如理作意具足。
    三  诸比丘!于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
    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耶?
   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
    调伏,以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
    ……]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定。
    诸比丘!如是,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法广说(终)
        此广说之摄颂曰
          善友以及戒
          志欲我具足
          见与不放逸
          第七是如理

          一 法广说(二)
    舍卫城因缘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七三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七四
    一  远离依止
          [七七] 第一 善友(一)
 ※ 二  “诸比丘!我不见其他有一法,令未生之八支圣道生起;已生之八支圣道,使修
    习圆满。诸比丘!此即有善友是。
    三  “诸比丘!于有善友之比丘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有善
    友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
 36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
   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
   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,有善友之比丘,以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
    支圣道。”
          [七八] 第二 戒(一)
 ※ 二  诸比丘!我不见其他有一法……乃至……。诸比丘!此即戒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七九] 第三 志欲(一)
 ※ 二  ……诸比丘!此即志欲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八0 ] 第四 我(一)
 ※ 二  ……诸比丘!此即我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八一] 第五 见(一)
 ※ 二  ……诸比丘!此即见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八二] 第六 不放逸(一)
 ※ 二  诸比丘!此即不放逸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八三] 第七 如理(一)
 ※ 二  ……诸比丘!此即如理作意具足。
    三  “诸比丘!于如意作意具足之比丘,应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
    丘!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
   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
   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
    尽,回向于舍以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,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
    多修八支圣道。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七五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七六
 37        二 贪欲之调伏
          [八四] 第一 善友(二)
 ※ 二  “诸比丘!我不见其他有一法,于未生之八支圣道令生起;已生之八支圣道,令
    修习圆满。诸比丘!此即有善友是。
    三  “诸比丘!于有善友之比丘,应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有
    善友之比丘!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
   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
    调伏,以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
    ……]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定。
    诸比丘!如是,有善友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
          [八五] 第二 戒(二)
 ※ 二  诸比丘!我见另有一法……乃至……。诸比丘!此即戒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八六] 第三 志欲(二)
 ※ 二  ……诸比丘!此即志欲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八七] 第四 我(二)
 ※ 二  ……诸比丘!此即我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八八] 第五 见(二)
 ※ 二  ……诸比丘!此即见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八九] 第六 不放逸(三)
 ※ 二  ……诸比丘!此即不放逸具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九0] 第七 如理(二)
 ※ 二  “……诸比丘!此即如理作意具足。
    三  诸比丘!如理于作意具足之比丘,应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[诸比
    丘!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]多修八支圣道耶?
 38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
    调伏,以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
    ……]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定。
    诸比丘!如是,如理作意具足之比丘,以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七七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七八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法广说(二)(终)
        此广说之摄颂曰:
          善友以及戒
          志欲我具足
          见与不放逸
          第七是如理

          恒河广说
    舍卫城因缘

           一 远离依止
          [九一] 第一 东(一)
 ※ 二  “诸比丘!譬如恒河趣向于东、倾向于东、临入于东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修习
    八支圣道1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趣向于涅槃,倾向于涅槃,临入于涅槃。
        诸比丘!比丘云何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趣向于涅槃,倾向于涅槃,
    临入于涅槃耶?
    三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
   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
   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趣向
    涅槃、倾向涅槃、临入涅槃。”

    注1 原本ariyam atthahgikam maggam bhavento缺失

          [九二] 第二 东(二)
 ※ 二  诸比丘!譬如夜摩那河,趣向东、倾向东、临于入东。诸比丘!如是……乃至
    ……
 39       [九三] 第三 东(三)
 ※ 二  诸比丘!譬如阿夷罗跋提河,趣向东、倾向东、临入于东。诸比丘!如是
    乃至……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七九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八0
          [九四] 第四 东(四)
 ※ 二  诸比丘!譬如舍劳浮河,趣向东、倾向东、临入于东。诸比丘!如是……乃至
    ……
          [九五] 第五 东(五)
 ※ 二  诸比丘!譬如摩企河,趣向东、倾向东、临入于东。诸比丘!如是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九六] 第六 东(六)
 ※ 二  诸比丘!譬如诸大河,谓:恒河、夜摩那河、阿夷罗跋提河、舍劳浮河、摩企
    河是,此等皆趣向东、倾向东、临入东。诸比丘!如是,比丘……乃至……临入涅
    槃。
          [九七] 第七 海(一)
 ※ 二  诸比丘!譬如恒河趣向于海、倾向于海、临于入海。诸比丘!如是,比丘修习
    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趣向涅槃、倾向涅槃、临入涅乐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九八] 第八 海(二)
 ※ 二  诸比丘!譬如夜摩那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九九] 第九 海(三)
 ※ 二  诸比丘!譬如阿夷罗跋提河……乃至……
 40       [一00 ] 第十 海(四)
 ※ 二  诸比丘!譬如舍劳浮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一0一] 第十一 海(五)
 ※ 二  诸比丘!譬如摩企河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一0二] 第十二 海(六)
 ※ 二  “诸比丘!譬如诸大河,谓:恒河、夜摩那河、阿夷罗跋提河、舍劳浮河、摩企
    河是,此等皆趣向海、倾向海、临入海。诸比丘!如是,比丘……乃至……临入于
    涅槃耶?
    三  “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……乃至……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趣向涅槃、倾向涅槃、
    临入涅槃。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恒河广说(终)
        此广说之摄颂曰: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八一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八二
          趣向东之六
          趣向海之六
          二六之十二
          以之说广说

        恒河广说,东趣向、东道
        十二远离依止第一

        二 贪欲调伏
        [一0三~一0八] 第一~六 东(一~六)
       (准于九一~九六)。
        [一0九~一一四] 第七~十二 海(一~六)
       (准于九七~一0二)
 ※ 三 “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尽贪欲之调伏、为究尽嗔恚之调伏、为究尽愚痴之
    调伏、以修习正见……乃至…
        趣向海之十二贪欲调伏第二
 41       三 不死究竟
          [一一五~一二0] 第一~六 东(一~六)
     (准于九一~九六)
          [一二一~一二六] 第七~十二 海(一~六)
     (准于九七~一0二)
 ※ 三 “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究竟于不死、趣向不死、究尽于不死,以修习正见
    乃至……
    究竟不死之十二第三
          四 趣向涅槃
          [一二七~一三二] 第一~六 东(一~六)
     (准于九一~九六)
          [一三三~一三八] 第七~十二 海(一~六)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八三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八四
 ※ 三  “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趣向涅槃、倾向涅槃、临入涅槃,以修习正见……乃至
    ……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、多修[八支圣道者],则趣向涅槃、倾向
    涅槃、临入涅槃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恒河广说(终)
        此广说之摄颂曰:
          趣向东之六
          趣向海之六
          二六之十二
          以之说此品
          趣涅槃十二
          第四是六处

                第五 不放逸品
          [一三九] 第一 如来
          一  远离[依止]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
 42 二  “诸比丘!说诸有情之无足、二是、多足、有色、无色、有想、无想,以如来、
    应供、正等觉者为其最上。诸比丘!如是,诸善法皆以不放逸为根本,等趣于不放
    逸,即说不放逸为其诸法之最上。
    三  诸比丘!于不放逸之比丘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丘!不放
    逸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
   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,依灭尽,修习回向于舍正见。[……正
   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
   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
    五  诸比丘!如是不放逸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八五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八六
        更应广说三经。
          二 贪欲之调伏
 ※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尽贪欲之调伏,为究尽嗔恚之调伏,为究尽愚痴之
    调伏,以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
    ……]为究尽贪欲之调伏,为究尽滇宪之调伏,为究尽愚痴之调伏,以修习正定……
    乃至……
 43       三 不死(究竟)
 ※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究竟不死,趣向不死,究尽不死以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
   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为究竟不死,趣向不死,
    究尽不死以修习正定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四 涅槃(趣向)
 ※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为趣向涅槃,倾向涅槃,临入涅槃以修习正见。[…正思
    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为趣向涅槃、倾向涅槃、
    临入涅槃,以修习正定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一四0] 第二 足迹(一~四)
    一  舍卫城……
    二  “诸比丘!譬如诸步行有情之足迹,皆入于象之足迹,因而说象之足迹为最上、
    最大。诸比丘!如是诸善法,皆以不放逸为根本,等趣于不放逸,即说不放逸为诸
    法之最上。
    三  诸比丘!于不放逸之比丘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……乃至……”
          [一四一] 第三 屋顶(一~四)
    一  舍卫城……
    二  诸比丘!譬如重阁之诸重檐,同于屋顶,趣于屋顶,集于屋顶,以说屋顶为其
    最上。诸比丘,如是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广说应如上之经
 44       [一四二] 第四 根[香](一~四)
 ※ 二  诸比丘!譬如诸根香中,以说随时檀为其最上。诸比丘!如是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一四三] 第五 核(香)(一~四)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八七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八八
 ※ 三  诸比丘!譬如诸核香中,以说赤檀为其最上。诸比丘!如是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一四四] 第六 夏生花(一~四)
 ※ 三  诸比丘,譬如诸华香中,以说夏生花为其最上。诸比丘!如是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一四五] 第七 王(一~四)
 ※ 三  诸比丘!譬如诸小王,皆随属于转轮王,以说转轮王为其最上。诸比丘!如是
    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一四六] 第八 月(一~四)
 ※ 三  诸比丘,譬如诸星之光明,皆不及月光之十六分之一,而以月光说为其最上。
    诸比丘!如是……乃至……
          [一四七] 第九 日(一~四)
 ※ 二  诸比丘!譬如秋时,天空豁然无云,日升于苍天,以除一切虚空之闇冥,辉热
    偏照。诸比丘!如是……乃至……
 45       [一四八] 第十 衣(一~四)
 ※ 二  “诸比丘!譬如诸丝织之衣中,以说迦尸衣为其最上。诸比丘!如是诸善法,皆
    以不放逸为根本,等趣于不放逸,以说不放逸为诸法之最上。
    三  诸比丘!于不放逸之比丘,期望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道。诸比丘!不放逸
    之比丘,云何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
    四 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
   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,依灭
   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
    五  诸比丘,如是不放逸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不放逸品(终)
        此品之摄颂曰:
          如来与足迹
          屋顶与根核
          夏生花王月
          日衣等十句
          如来[之章]应广说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八九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九0

 46             第六 力所作品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
          [一四九] 第一 力
 ※ 二  “诸比丘!譬如以诸力作所作之事业,皆是依于地、立于地,以如是力作所作之
    事业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依于戒、立于戒、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。诸比
    丘!比丘云何依于戒、立于戒以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耶?
    三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
   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,依灭
   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依于戒、起于戒以修习八支圣道,
    多修八支圣道。
        如前之广说恒河之说,应如经圆满而说。
          [一五0] 第二 种子
 ※ 二  “诸比丘!譬如诸种子、草木之生长、增大、增长,皆依于地、立于地,生长、
    增大、增长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依于戒、立于戒,以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
    道,则于诸法生长、增大、增长。诸比丘!比丘云何依于戒、立于戒以修习八支圣
    道?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于诸法生长、增大、增长耶?
    三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[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]正见。[
 47 ……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
    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依于戒、立于戒,以修习八支
    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即于诸法生长、增大、增长。”
          [一五一] 第三 龙
 ※ 二  “诸比丘!龙乃依雪山王,令身增大,得获其力,其于彼处使身增大,得获其力
    已,以入小池;入于小池已,以入大池;入于大池已,以入小河;入于小河已,以
    入大河;入于大河已,以入大海洋,于彼处身得广大。
    三  诸比丘!如是比丘,依于戒、立于戒以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于诸
    法得广大。诸比丘!比丘云何依于戒、立于戒以修习八支圣道?多修八支圣道,则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九一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九二
    于诸法得广大耶?
   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[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]正见。[……
    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
    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依于戒、立于戒,以修习八支圣
    道多修八支圣道,而于诸法得广大。”
          [一五二] 第四 树
 ※ 二  “诸比丘!譬如有树,向东、倾东、临东,若将断其根者1,则倾倒何方耶?”
 48     “大德!是其所向、所倾、所临之方。”
    三  “诸比丘!如是,比丘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向于涅槃、倾于涅槃、
    临于涅槃。诸比丘!云何比丘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向于涅槃、倾于涅
    槃、临于涅槃耶?
   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[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]正见。[……
    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
    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
    则向于涅槃、倾于涅槃、临于涅槃。”

    注1 “若断根者”,原本mule chinno订为mule chinne。

          [一五三] 第五 瓶
 ※ 二  “诸比丘!譬如将瓶倾覆,则定倾出原有之水而不再还入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
    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定倾出原有恶不善法不再还入。诸比丘!云何比
    丘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定倾出原有之恶不善法不再还入耶?
 49 三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
   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
   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
    定吐出原有之恶不善法不再还入。”
          [一五四] 第六 芒1
 ※ 二  “诸比丘!譬如稻之芒,或麦之芒,以手足触踏其正向,则破手足而出血者,有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九三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九四
    其是处。何以故?诸比丘!芒之正向故。
    三  诸比丘!如是彼比丘,正向于见2,正向于道之修习,以灭无明生明,现证涅
    槃者,有其是处。何以故?诸比丘!为见之正向故。诸比丘!云何比丘,以见之正
    向,正向于道之修习,以破无明而生明,现证涅槃耶?
   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
   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
   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以见之正向,正向于道之修习,破
    无明生明,现证涅槃。”

    注1 上之九经参照(原典九页以下。)
      2 “正向于见”,sammapanihitaya ditthiya本缺失。

          [一五五] 第七 虚空
 ※ 二  “诸比丘!譬如空中吹种种风,吹东风、吹西风、吹北风、吹南风、吹尘风、吹
    三  诸比丘!如是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圆满修习四念处,[圆
    无尘风、吹凉风、吹热风、吹小风、吹大风。
    满修习]四正勤,[圆满修习]四神足,[圆满修习]五根,[圆满修习]五力,[圆
    满修习]七觉支。诸比丘!云何比丘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圆满修习
    四念处,[圆满修习]四正勤,[圆满修习]四神足,[圆满修习]五根,[圆满修习]
    五力,[圆满修习]七觉支耶?
   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
   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灭
 50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
    圆满修习四念处,[圆满修习]四正勤,[圆满修习]四神足,[圆满修习]五根,[圆
    满修习]五力,圆满修习七觉支。”
          [一五六] 第八 云(一)
 ※ 二  “诸比丘!譬如于暑季之最终月起尘芥,有大非时云,忽起令隐没寂灭。诸比丘!
    如是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忽然随生令恶不善法隐没寂灭。诸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九五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九六
    比丘!云何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忽然随生令恶不善法隐没寂
    灭耶?
 51 三 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[依远离、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]修习正见。[……
    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
    灭尽,迥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
    则忽然随生令恶不善法隐没寂灭。”
          [一五七] 第九 云(二)
 ※ 二  “诸比丘!譬如生大云,遂即令大风隐没寂灭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八支
    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随生令恶不善法隐没寂灭。诸比丘!云何比丘,修习八
    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随生令恶不善法隐没寂灭耶?
    三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[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]正见修习。[正思
    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尽,
    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则随生
    令恶不善法隐没寂灭。”
          [一五八] 第十 船舶1
 ※ 二  “诸比丘!譬如海上之船舶,以藤缀拴缚,六月于水上漂流,冬则漂著陆地,缀
    缚,曝于风日,彼[缀缚]沾渍雨云,容易损耗腐败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
    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诸结容易损耗腐败。诸比丘!云何比丘,修习八支
    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诸结易于损耗腐败耶?
    三  诸比丘!此处有比丘,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
   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
   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
    则易损耗腐败诸结。”

    注1 相应部经典原典三、一五五(汉译南传大正藏第十四卷蕴相应一0一经二0节、二七七页)
        参照。

          [一五九] 第十一 客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九七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九八
 ※ 二  “诸比丘!譬如有客舍,于此,有由东方来住,有由西方来住,有由北方来住
 52 ,有由南方来住,有刹帝利来住,有婆罗门来住,有毗舍来住,有首陀来住。诸比
    丘!如是之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证知应偏知之法,以证知而偏
    知,证知应断之法,以证知而断除。证知应现证之法,证知而现证。证知应修习之
    法,证知而修习。
    三  诸比丘!以何为证知而应偏知之法耶?应说五取蕴。以何为五耶?谓:色取
    蕴,[受取蕴,想取蕴,行取蕴,]识取蕴是。诸比丘!此为证知而应偏知之法。
    四  诸比丘!何为证知而应断之法耶?无明与有爱是。诸比丘!此为证知而应断之
    法。
    五  诸比丘!以何为证知而应现证之法耶?明与解脱是。诸比丘!此为证知而应现
    证之法。
    六  诸比丘!以何为证知而应修习之法耶?寂止与正观是。诸比丘!此为证知而应
    修习之法。
    七  诸比丘!云何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1,多修八支圣道者,则证知应偏知之法,
    以证知而偏知法,[证知应断之法,证知而断。证知应现证之法,证知而现证。]证
    知修习之法,证知而修习耶?
    八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[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]以修习正见。[……
    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
    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则
    证知应偏知之法,证知而偏知。证知应断之法,证知而断除。证知应现证之
 53 法,证知而现证。证知应修习之法,证知而修习。”

    注1 “修习八支圣道。”ariyam atthsngikam maggam bhavento原本缺失。

          [一六0] 第十二 河1
 ※ 二  “诸比丘!譬如恒河,趣向于东,倾向于东,临入于东,时有众人持锄与笼来,
    谓:‘我等将令此恒河趣向于西,倾向于西,临入于西。’诸比丘!汝等于意云何。
    彼众人得将恒河趣向于西,倾向于西,临入于西否?”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九九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00
        “大德!不也。”
        “何以故耶?”
        “大德!恒河乃趣向于东,倾向于东,临入于东,将令此趣向于西,倾向于西,
    临入于西者,实为不易,彼众人徒蒙困苦损恼。”
    三  “诸比丘!如是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,王、王臣、友、朋、亲戚、
    亲族,伴财物而去,并言:‘汝云何?以烦此袈裟衣耶?云何剃发携随、往来耶?何
    不还俗而受用财物,作福业。’诸比丘!彼比丘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者,
    弃学以还俗无此理。何以故?诸比丘!其心若长夜趣向远离,倾向远离,临入远离,
    则无向下之理。诸比丘!云何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耶?
 54 四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
   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
   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如是比丘,修习八支圣道,多修八支圣道……”
        力所作亦应广说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六力所作品(终)
    注1 相应部经典原典四、一九一页(汉译南大藏经第十五卷六处应二0七经第十二节)参照。

        摄颂曰:
          力及种子龙
          树瓶以及芒
          虚空及二云
          船舶与客河

                第七 寻觅品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
          [一六一] 第一 寻觅
          (第一 证知)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0一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0二
 ※ 二  “诸比丘!有三种寻觅。以何为三耶?欲寻,有寻,梵行寻是。诸比丘!此为三
    种寻觅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此三寻觅,应修习八支圣道。何为八支圣道耶?
    三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,[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]以修习正见。[……
    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贪、依
    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诸比丘!为证知此三寻觅,应修习八支圣道。
    四~五  ……[调伏究尽]贪欲、[调伏究尽]嗔恚,[调伏究尽]愚痴以修习正定。
    [诸比丘!为证知此三寻觅,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]
    六~七  ……为究竟不死,趣向不死,究尽不死以修习正定。[诸比丘!为证知此三
    寻觅,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]
 55 八~九  ……为趣向涅槃,倾向涅槃,临入涅槃以修习正定。[诸比丘!为证知此三
    寻觅,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]”
          (第二 偏知)
    一0~一七  诸比丘!有三种寻觅。以何为三?欲寻,有寻,梵行寻是。诸比丘!
    以此为三种寻觅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偏知此三寻觅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
        如证知亦应偏知广说。
          (第三 偏尽)
    一八~二五  诸比丘!有三种寻觅。以何为三耶?欲寻,有寻,梵行寻也。诸比丘!
    以此为三寻觅也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偏尽此三寻觅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
        如证知亦应偏尽广说之。
          (第四 断)
    二六~二三  诸比丘!有三种寻觅。以何为三耶?欲寻,有寻,梵行寻是。诸比丘!
    以此为三种寻觅也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断此三寻觅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
        如证知亦应偏知断。
 56       [一六二] 第二 次第(慢)(一~四)1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0三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0四
 ※ 二~三三  “诸比丘!有三种次第(慢)。以何为三耶?谓:‘我是胜’,‘我是等’,
    ‘我是劣’是。诸比丘!此为三种之次第(慢)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之次第(慢),应修习八支圣
    道。何为八支圣道耶?
      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
   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
    尽,修习回向于舍正定。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之次第
    (慢),应修此八支圣道。”

    注1 原文vidha有次第、慢、种类等意,日译为“次第”,下言断此次第,意不甚明白,因有
        慢之意义,故次第之下加上(慢),编者注。

          [一六三] 第三 漏(一~四)
 ※ 二~三三  诸比丘!有三种漏。以何为三耶?欲漏、有漏、无明漏是。诸比丘!以
    此为三种漏。
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漏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止八支圣
    道。
          [一六四] 第四 有(一~四)
 ※ 二~三三  诸比丘!有三种有。以何为三耶?欲有、色有、无色有是。诸比丘!以
    此为三种有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有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
    圣道。
          [一六五] 第五 苦(一~四)
 ※ 二~三三  诸比丘!有三种苦,以何为三耶?苦苦、行苦、坏苦是。诸比丘!以此
    为三种苦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苦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
    圣道。
 57       [一六六] 第六 碍(一~四)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0五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0六
 ※ 二~三三  诸比丘!有三种碍。以何为三耶?贪碍、嗔碍、痴碍是。诸比丘!以此
    为三种碍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碍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
    圣道。
          [一六七] 第七 垢(一七四)
 ※ 二~三三  诸比丘!有三种垢。以何为三耶?乃贪垢、嗔垢、痴垢是。诸比丘!以
    此为三种垢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垢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
    圣道。
          [一六八] 第八 摇(一~四)
 ※ 二~三三  诸比丘!有三种摇1。以何为三耶?乃贪摇、嗔摇、痴摇是。诸比丘!
    以此为三种摇也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摇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
    圣道。

    注1 “摇”注为“苦”。

          [一六九] 第九 受(一~四)
    一  舍卫城……
    二~三三  诸比丘1!有三种受。以何为三耶?乃乐受、苦受、不苦不乐受是。诸
    比丘!以此为三种受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受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
    圣道。

    注1 “诸比丘!”原本bhikkhave缺失。

          [一七0] 第十 渴爱(一~四)
    一  舍卫城……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0七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0八
 58 二~三三  诸比丘!有三种渴爱。以何为三耶?乃欲爱、有爱、非有爱是。诸比丘!
    以此为三种渴爱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渴爱,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何
    为八支圣道耶?
      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见。[……正
    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,依离贪,依灭
    尽,回向于舍修习正定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渴爱,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
 ※       [一七0] 第十一 渴爱(一~四)
 ※ 四~三三  诸比丘!有三种渴爱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
    ……断此三种渴爱……为调伏究尽贪欲,调伏究尽嗔恚,调伏究尽愚痴以修习正定
    ……乃至……究竟不死、趣向不死、究尽不死、以修习正定……乃至……为趣向涅
    槃,倾向涅槃,临入涅槃,以修习正定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三种渴爱,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七寻觅品(终)
        此品摄颂曰:
          寻觅次第漏
          有苦以及碍
          垢摇乃至受
          并与二渴爱

 59             第八 瀑流品
    一  舍卫城因缘
          [一七一] 第一 瀑流
 ※ 二  诸比丘!有四种瀑流。以何为四耶?欲流,有流,见流,无明流是。诸比丘!
    以此为四种瀑流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四种瀑流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0九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一0
    支圣道。
    三~三三  应如寻觅之广说。
          [一七二] 第二 轭
 ※ 二~三三  诸比丘!有四种轭。以何为四耶?欲轭,有轭,见轭,无明轭是。诸比
    丘!以此为四种轭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四种轭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
    圣道。
          [一七三] 第三 取
 ※ 二~三三  诸比丘!有四种取。以何为四耶?欲取,见取,戒禁取,我语取是。诸
    比丘!此为四种取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四种取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
    圣道。
          [一七四] 第四 系
 ※ 二~三三  诸比丘!有四种系。以何为四耶?贪是身系,嗔是身系,戒禁取是身系,
    此实执1是身系。诸比丘!此为四种身系。
 60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四种身系之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
    八支圣道。

    注1 “此实执”,应读为idamsaccabhiniveso。

          [一七五] 第五 随眠
 ※ 二~三三  诸比丘!有七种随眠。以何为七耶?欲贪随眠,嗔随眠,见随眠,疑随
    眠,慢随眠,有贪随眠,无明随眠是。诸比丘!以此为七种随眠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1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七种随眠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
    八支圣道。

    注1 “偏知”,原本parinnaya脱落。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一一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一二
          [一七六] 六 妙欲
 ※ 二~三三  诸比丘!有五种妙欲。以何为五耶?眼所识之色,可乐、可爱、可意、
    引欲、可染;耳所识之声……鼻所识之香……舌所识之味……身所识之所触,可乐、
    可爱、可意、引欲、可染。诸比丘!此为五种妙欲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五种妙欲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八支
    圣道。
          [一七七] 第七 盖
 ※ 二~三三  诸比丘!有五种盖,以何为五耶?欲贪盖、嗔恚盖、惛眠盖、掉悔盖1、
    疑惑盖。诸比丘!以此为五种盖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五种盖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支
    圣道。

    注1 “掉悔”原本addhacca是uddhacca之误。

          [一七八] 第八 蕴
 ※ 二~三三  诸比丘!有五种取蕴。以何为五耶?色取蕴、受取蕴、想取蕴、行取蕴、
 61 识取蕴是。诸比丘!以此为五种取蕴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五种取蕴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八
    支圣道。
          [一七九] 第九 下分(结)
 ※ 二~三三  诸比丘!有五种下分结。以何为五耶?有身见、疑惑、戒禁取、欲贪、
    嗔恚是。诸比丘!以此为五种下分结他。
        诸比丘、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五种下分结……乃至……应修习此
    八支圣道。
          [一八0] 第十 上分(结)
 ※ 二  “诸比丘!有五种上分结。以何为五耶?色贪、无色贪、慢、掉举、无明是。诸
    比丘!此为五种上分结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五种上分结,应修习八支圣道。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一三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相应部经典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一四
    何为八支圣道耶?
    三~一七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依远离、[依离贪、依灭尽回向于舍]以修习正见。
    [……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]依远离、依离
    贪、依灭尽,迥向于舍以修习正定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五种上分结,应修习此八支圣
    道。
        诸比丘!譬1如恒河……乃至……
    一八  诸比丘!有五种上分结。以何为五耶?色贪、无色贪、慢、悼举、无明是。
 62 诸比丘!此为五种上分结。
        诸比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五种上分结,应修习此八支圣
    道。何为八支圣道耶?
    一九~三三  诸比丘!于此有比丘,调伏究尽欲贪,调伏究尽嗔恚,调伏究尽愚痴
    ……究竟不死、趣向不死、究尽不死……以趣向涅槃、倾向涅槃、临入涅槃以修习
    正见[……正思惟……正语……正业……正命……正精进……正念……正定]。诸比
    丘!为证知……偏知2……偏尽……断此五种上分结,应修习此八支圣道。”

    注1 “譬如”以下,参照之十九经以下。
      2 原本“偏智”parinnaya缺失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八瀑流品(终)
        此品之摄颂曰:
          瀑流与轭取
          系乃至随眠
          妙欲以及盖
          蕴为上下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 道相应(终)
        第一 道相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一五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